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民族之声

《朱鹮》主演朱洁静和王佳俊:为了曾经的失去,呼唤永久的珍惜【查看原图】
时间:2017-08-31 14:41:05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许永新  

   (许永新)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9日至30日,上海歌舞团携原创舞剧《朱鹮》在东京文化村果园剧场拉开了第三次日本巡演的序幕。在30日下午的演出结束后,《朱鹮》主演、国家一级演员朱洁静和王佳俊接受了人民网驻日记者的专访。

  《朱鹮》是里程碑之作

  朱洁静首先介绍了《朱鹮》这部作品取得的成就。她表示,《朱鹮》应该说是几年来我们完成的最好的一部作品,在艺术和商业、市场等方方面面都相当成功,可以说是中国舞剧市场一个里程碑似的作品,从14年首演至今,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已经演出将近200场,能有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的受众,实属不易,有些城市甚至三番五次地要求《朱鹮》剧组前来演出。人们心中还是喜欢美的东西,喜欢真的东西,喜欢善良的东西,喜欢唤起内心很柔软的触动,《朱鹮》在雅俗共赏方面做得非常成功。

  中国观众与日本观众感受方式不同

  朱洁静又介绍了中国观众与日本观众在感受方式上的不同之处。她强调,只要是好的艺术,能够打动人的艺术,观众在欣赏时反馈也许会有不同,日本观众仪式感可能会更强一些,就是他们在演出进行时非常安静,几乎让人感觉他们好像看不懂,但是等到谢幕的时候,他们通过很火爆热烈的掌声,一下就释放出来了。中国观众在演出进行时会时不时地鼓掌、叫好,两国观众欣赏艺术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朱鹮》一直在演,之所以能够长演长兴,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爱她的观众存在。

  舞蹈超越了语言,超越了国界

  朱洁静在谈及对日本观众的印象时表示,对日本观众的印象非常好,他们相当懂艺术并尊重文化。舞蹈这种艺术种类在日本的舞台上演出会觉得好像台上台下在共同完成一场演出。我们的感情是共通的,舞蹈超越了语言,超越了国界,完全是用最原始的我们的身体在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我们在舞台上跳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如此认真如此专注地欣赏舞蹈、欣赏我们的表演,其实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尊重和最大的爱护,所以要特别感谢日本的广大观众。

  将肢体幻化成语言 传递珍惜自然及和平之美

  在谈到演出中什么地方感觉难度最大时,王佳俊表示,不管是从人物、从舞蹈、舞技来说,应该没有特别难度大的问题,但是,比较难的是因为一直在演出,每一场都会有一些小的瑕疵什么的,我们不断在弥补,不断在修改,我们每场演出下来都会彼此交流,说这场演出的问题,在下一场就把之前的问题解决掉。

  朱洁静表示,自己演的是朱鹮,是鸟,可能在诠释人物诠释角色上需要一个从人到鸟的过程,自己出演这个角色时候最大的压力和难点,是怎么样把自己的身体完全幻化成鸟的语言,让观众认为朱洁静不是在模仿,不是很努力在跳,而是他认为他见到的朱洁静就是朱鹮本身,把鸟和自己合二为一,他认可的是朱鹮这个角色,而不是朱洁静这个人。所以自己很感激这份礼物,就是《朱鹮》这部舞剧,很感谢《朱鹮》台前幕后的导演、演员以及工作人员,没有大家的努力,就没有台前观众给予我们的掌声,《朱鹮》讲述的就是我们要珍惜,珍惜环境,珍惜和平,珍惜人与自然的相辅相成,其实我们也是抱着一种珍惜和感恩的心态,来完成每一场演出的。

  对人民网网友的寄语

  最后,两位演员送上了对人民网网友的寄语。朱洁静表示,舞蹈是最有魅力的艺术,我们的身体最能传达人的感情,希望人民网的网友们多多关注艺术,关注舞蹈,走进舞蹈演员的生活,走进《朱鹮》,让我们一起有一场最美的邂逅。

  王佳俊表示,希望每一位网友能够走进剧场,观看我们的《朱鹮》,感受我们的《朱鹮》,为了曾经的失去,呼唤永久的珍惜。希望大家为我们的未来做一份工作,为舞蹈事业贡献一份光彩。

  1. [内容来源:人民网]
  2. [内容作者:许永新]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