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年代留声

不如轻轻踏上《归路》,在离自然最近的地方
时间:2016-09-29 07:41:29  来源:人民网  作者:  

   

2

 

  2016年黄英全新MINI Album第二首单曲《归路》上线不久,抓住了许多挑剔的耳朵。这几年民谣界不乏才女,但能像黄英这样坚持将民谣和民歌通透起来,又让人舒服不已的女歌手独有她一个。就像这首《归路》,又优美又沉静,又清亮又崭新,是离自然最近的声音。

  初听黄英,会觉得,噢,又是一个小清新。等一首歌听完,你会注意到她的发音,注意到编曲中扑闪扑闪的灵气,你会被滋养。黄英的音乐,最大的特色,是细腻而不露声色的温暖。

  音乐一开始,就奠定了整首曲子轻快的基调,轻快的旋律向来让人心情大好,配合着吉他,轻轻吟出这样的歌词:“昨天的梦,今天的路,都装进行囊,回忆好像 看不见的光”。每个人都走在路上,或自信,或卑微,不管是谁,都没办法挽留逝去的时间。去适应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能做到的就是不在意不害怕,一直在路上。

  黄英唱歌时的声音有些慵懒而随心所欲。没配乐时,只是自己一个人的自哼自唱,有配乐时,她就成了在花丛中笑容微甜的少女,太阳高挂着,和她的笑容一样明亮的阳光平行穿过吉他声,落下的音符吹成一阵风,花海摇曳。这首《归路》的编曲里有微微的电子音。黄英用她一如既往淡淡的语调配合着,像把两种不融合的物质调匀和了。歌曲缓缓的转向温情。不担心中途忽然惊奇的裂音。我缓缓唱,你静静听。两两相依,不作言语。

  在编曲上,她不再仅仅用古典吉他,而是换做钢琴和电吉他伴奏,配以和煦的靡靡和声。在后半部分的吉他即兴配乐,与前半段完全不同的节奏感,也实现了她想表达的坚定与信赖感。这也是黄英的一大特点,并不像许多流行艺人,在创作中沉溺于对青春和爱情易逝的叹惋,或者之类的自怨自艾、悲秋伤春;相反,她能适时跳出来,微笑着消解不必要的负面情绪。

  从配乐和编曲上讲,以往的黄英即使只有一把吉他,也可以做出更多层次,何况已经有更多器乐的融入。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同时,黄英显然也在尝试更复杂的结构,这是对她下一首作品的期许。就如同博尔赫斯的迷宫,九转曲折之后,豁然开朗,回味无穷,那种快感经久不衰。当然,这种作品不是人人能做,恰巧,黄英就有这样的潜质。

  出生开始来到这世上,一个人呱呱坠地,一个人牙牙学语,一个人学着适应时而美好时而残酷的世界,一个人走在追逐的路上。听《归路》的时候感慨颇多,关于一个人旅行的意义,你的缺席造成了我一个人开始奔波景点,却从来不觉得旅行是奔波,因为由心底而生的欢快喜悦无法取代。《归路》让你生出许多的画面感:去海边时不是一个人,去鼓浪屿照碎花裙长裙,去厦大教室安静看完一本诗集,去海边赤脚踩浪花。

  在黄英的歌曲中和大多数民谣最不同的清冷相比,更多是轻快的演绎;往往在主歌后,跳跃出充满阳光的副歌。《归路》可谓这类的代表作品,她说创作动机来源于一位朋友的诉苦,不知该往哪走。这时的黄英就像一个贴心的邻家姑娘,她说,其实最好的劝慰并不是那些人生的至理名言,而是有个人告诉你说,“别怕,我和你一起走”。

  这种对孤独的轻描淡写,显然是消化了独在异乡的清冷,已成家有了可爱宝宝的黄英用第三人称给予“归家者”温暖。需要温暖的或许不是她,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倒影;是《重庆森林》里对着肥皂喋喋不休的警官,是《大话西游》里啃着香蕉故作潇洒的背影。

  听着听着,慢慢意会到,这《归路》的朴素歌词里对远方的向往,包含的正是对故乡的依恋——前路满怀希冀,而故乡在身后,扎实又坚定,等你回来。她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自己就像这一夜山花,一夕细雨,她和她的音乐潜伏在每一幅美好而易逝的画面里,吸收着自然的灵气,又漫开着,淅沥着,不露声色地滋养着每一个愿意慢下来的人们。

  1. [内容来源:人民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