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莫文蔚颖儿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资讯前沿

艺起歌唱祖国互动音乐会 谱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新华章
时间:2019-05-29 14:24:31  来源:  作者:  

      5月19日,首次点亮中国艺术精准扶贫之路的“中放杯•民歌之约会——艺起歌唱祖国”互动音乐会首站(重庆站),在重庆大剧院举行。本次音乐会由中放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主办,老、中、青、少四代同台唱响民歌,为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谱写华章。

中放文化董事长黄茜与着名艺术家江碧波在晚会签到墙处签到

 

      本次音乐会表演嘉宾涵盖了来自北京的音乐家和重庆本地的专业院团,给观众带来了美妙的音乐享受。原海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霍勇演唱《七律·长征》和《沁园春·雪》,原空政文工团第五代江姐的扮演者伊泓远为观众倾情献上感人至深的《红梅赞》选段,原空政文工团副团长陈小涛自己的名曲《当那一天来临》和《变脸》诠释了一名大山子孙的拼搏和努力,原总政歌舞团着名女中音钟丽燕演唱的《感恩》贯穿了音乐会全场,爱艺起少儿合唱团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全场观众和音乐家们在重庆交响乐团的伴奏下交响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原海政文工团男中音歌唱家霍勇演唱歌曲《沁园春·雪》

原空政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伊泓远演唱歌曲《红梅赞》

    此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的传承人曹光裕带队演唱了民歌《川江号子》,让观众感受到川江号子的艺术张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互动音乐会为观众们预留了上台表演的机会,主办方表示,观众们在欣赏艺术家表演的同时还能参与其中,通过互动擦出火花,此次活动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川江号子非遗传承人曹光裕带队演出非遗民间歌唱《川江号子》

 

       据了解,“爱艺起·少儿书画展示活动(重庆站)”也拉开了帷幕。为庆祝祖国七十周年华诞和彰显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活动吸引了近300名来自重庆市的少年儿童参加现场创作,他们通过画笔表达少年儿童的蓬勃朝气和对家乡发展的美好期盼。

 

近300名重庆少年儿童参加了“爱艺起”书画展现场创作活动

“爱艺起”书画展现场正在认真创作的孩童们

 

      中放文化的黄茜董事长介绍,首届“爱艺起·少儿书画展示活动(重庆站)”,不仅有重庆繁华市区的小朋友,也有由老师带队,家长代表陪伴的贫困山区小伙伴,大家艺起互动,艺起交流,艺起成长!

 

中放文化董事长黄茜女士和参加少儿书画展的孩童们合影留念

 

     黄茜董事长认为,用艺术精准扶贫,为贫瘠匮乏的地区投放精神食粮,给予孩子们一个平等的机会和平台,才能为未来埋下文化和自信的种子。

      她表示,首届“爱艺起·少儿书画展示活动(重庆站)”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的社会人文价值,并通过艺术展演和创作的作品展示公平、公正、公开的导向,弘扬了少儿美育的平等理念,在提升城乡少儿审美的同时,也为更多人在心中注入一颗艺术的种子。

     她还表示,这是全中国首次尝试通过艺术支点和文化杠杆来破解城乡双向流动的难题——实质性的支持优秀老师投入到贫困山区“去”;主张山区孩子们回到发展社会中“来”;在缩小城乡文化差异的同时,让心与心艺起互动!独创性的开启了从重庆到北京,从地方到全国,从农村到城市,从贫瘠到繁华的才华交流之旅。

    艺术既是精准扶贫的起点,也是可持续发展支点,更是尚待挖掘的落脚点。中放文化公司深信通过艺术精准扶贫,才能激励引导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到贫困山区的伟大教育事业当中去。只有创新模式给予肯定和激励,大山深处方能有更多的教育和培训;他们深信只有畅通输送渠道,给贫困山区孩子们更多的机会与平台,使其开拓眼界,展示才华,未来中国的艺术高地才会突显魅力,并涌现出一大批中华文艺复兴的艺术人才。

    此次“爱艺起·少儿书画展示活动(重庆站)”从多角度体现了中放文化机构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为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并搭建起艺术家与民众友好沟通、交流互鉴的平台,使民众的生活更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展览也展示了中放文化公司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之际,助力于祖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致力于青少年美育发展与新时代同步的信心和决心。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xiaoj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