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颖儿知青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电视剧

国产剧集组团出海 扶摇、欢乐颂五美要说阿拉伯语了
时间:2018-11-23 09:21:47  来源:郑州晚报  作者:  

   原标题:扶摇、欢乐颂五美要说阿拉伯语了

  近日,国产电视剧《欢乐颂》阿拉伯语版开播仪式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这部42集的电视连续剧将于明年1月1日起,在埃及国家电视台第二频道播出,每天播出一集。

  早在2015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埃及广播电视联盟签订了“中国剧场”栏目合作协议,至今已在埃及国家电视台第二频道播放多部中国电视剧,受到埃及观众的喜爱。埃及国家新闻委员会秘书长易卜拉欣·艾勒伊拉基表示:“近年来埃及与中国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合作迅速发展,此前在埃及已经播出了《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父母爱情》《北京青年》等中国电视剧。”

  值得一提的是,“国剧出海”是这两年国内各大影视论坛的热点议题,不仅《生活启示录》《小别离》《鸡毛飞上天》等国内热播电视剧接连出海,就连《白夜追凶》《河神》《无证之罪》等高品质网络独播剧也被Netflix买下,在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政策与数据 多部国产剧成海外“香饽饽”

  近年来,《甄嬛传》《琅琊榜》《爱情公寓》《何以笙箫默》《伪装者》《盗墓笔记》等不同类型的国产剧,都成了海外市场的“香饽饽”。如《何以笙萧默》作为首部在韩国主流媒体MBC播出的中国内地都市偶像剧,播出时在韩国掀起热议。此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锦绣未央》《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剧在美国视频网站Dramafever播放时,都进入了该网站点击量前五。

  数据显示,近年我国电视剧的生产总量平均每年400至500部,出口总量维持在每年250部左右。其中,2016年中国电视剧出口总额比2015年增长了1/3,达到5.1亿元;2017年中国电视剧出口总额进一步增长,达到6.33亿元。2017年9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表明支持优秀电视剧“走出去”:“积极开展影视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电视剧国际合作合拍,打造‘电视中国剧场’品牌。”

  现象与困境 国剧抱团出海提高“命中率”

  这几年,不少国产剧在海外成了“网红剧”,例如,今年古装剧《扶摇》出海巴基斯坦后,就成了热播剧。《扶摇》还参加了在匈牙利召开的Napte布达佩斯电视节,顺势点燃欧洲、西亚观众的收看热情。这部剧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播出时同样反响不俗。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较时装剧,我国的古装剧在海外的认可度更高。

  目前“国剧出海”目的地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以及韩国、日本等文化背景相似的邻国,这些地区观众的接受度较高。但国产剧要想进军欧美主流市场,依然道阻且长。柠萌影业总裁苏晓曾表示:“美国电视剧市场相对封闭,竞争也非常激烈,让他们买一部语言不通的中国电视剧,当然非常困难。”

  现在国剧流行抱团出海,越来越多大型影视公司信息、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提高国剧出海的命中率,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已初露锋芒。制片人侯鸿亮曾说:“大家齐心,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一起合作把内容做好,制作标准更加国际化,我相信中国故事将会在海外有更好的传播。”华策集团副总裁房迎则认为,现阶段应以学习为主:“我们得学习外国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我也相信把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讲好了,才能真正走出去。”

  交流与探索 “中国风”题材作品受欢迎

  在上周举行的“文化创意与世界城市崛起2018环球盛事成都峰会”上,曾打造过《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花千骨》等爆款剧集的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带来了名为《国剧出海——核心是中国故事世界表达》的主题演讲。马中骏说:“观众对电视剧文化的解读,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博弈,在经过了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后,达到文化接受和文化认同。因此,当外来文化与自身文化相融,与自身价值观相符时,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认同。”

  他以热播剧《楚乔传》为例,指出《楚乔传》之所以能在海内外引发关注,正是因为其呈现了更为现代人所接受的价值观:“尊重个人的价值观,这种表达更具现代感,更为年轻人所接受。我认为故事被读懂,根本在于人心相通,文化有交互和共鸣,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传递价值。”

  而在今年的上海电视节上,马中骏曾详细谈过“国剧出海”话题。哪种题材最受“老外”喜爱呢?马中骏说:“第一,中国风的科幻题材;第二,当代的缉毒主题;第三,穿越类的题材。一般来说,国际市场对表现都市爱情的剧集需求不大。”

  1. [内容来源:郑州晚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