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电视剧

《明天之前》正式上线,带领用户将眼界扩展到世界
时间:2019-06-16 11:41:21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明天之前》于6月13日正式登陆网络平台,该纪录片以国际视野,探讨人类未来在新变化中如何生活,如何与他人、与自我相处。影片中的故事和人物揭示了人类作为个体和群体可能将会去到的未来,以及人类文明未来5-10年内就将面对的变革和重塑,将视野扩大至国际范围,是“眼界即人生”的又一代表作。

  首期节目《机器人伴侣》上线后,上线首日全网播放量2481万,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亿。腾讯新闻出品制片人朱凌卿表示:“腾讯新闻出品希望为用户真实呈现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变化,让大家以此为参考提前思考如何应对未知的未来。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成为未来的起点。”

  联手奥斯卡获奖团队,多种形式探索世界前沿话题

  《明天之前》专题节目由腾讯新闻出品联合英国团队Grain Media共同制作。该节目着眼国际,耗时一年,特邀曾宝仪担任策划人,跨越三大洲,拍摄足迹遍布世界近二十个地域,寻访最前沿人群。

  选题策划前期,创作团队针对目前世界最新、最有可能影响人类未来生活的话题进行精细筛选,最终选定“人工智能是否能成为人类伴侣”“人类应该追求永生吗”“边境与难民问题”等话题进行讨论。

  主创团队还策划了不同的展现形式让用户更好地体验《明天之前》中的话题讨论。节目上线首集放出《机器人伴侣》主题,采用同步直播嘉宾讨论形式,为用户提供国人视角的观点,深度探讨人与AI、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相处问题,以及人究竟需要怎样的陪伴,如何定义爱等问题。此外,未在正片中放出的拍摄素材,也将以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在节目播放期间陆续放出,作为补充信息呈现给用户。

  客观呈现多维可能,拓宽视野提前思考

  据主创团队介绍,《明天之前》的话题讨论并非为了给出未来的答案。节目涉及的“不同群体相处”“人与科技相处”“生老病死”等议题,均是目前仍旧存在争议和变化,没有确切解决方案的问题,也是人类由古至今均在不断思考的议题。

  《明天之前》以呈现议题中“人”的变化和选择为主,通过努力寻找各种层面上的人的故事,反映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以第一集《机器人伴侣》为例,片中记录了选择机器人作为伴侣的人群对陪伴和自身感受的真实想法,也体现了反对者对于人类越来越疏离和加重物化女性现象的担忧,在不同的观点碰撞中,激发用户的对于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思考。

 

  此次《明天之前》以国际视野,通过呈现当下全球人类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趋势与变化,打破地域限制,将思考维度拓宽至人类命运共同体范围,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参考方向,与世界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节目策划人曾宝仪在拍摄中最深的体会是,面对未知的未来,对世界的思考能力远比生存技能重要。

  1. [内容来源:新华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