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电视剧

暑期重播剧“更新换代”了
时间:2019-08-17 10:45:54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以往每逢暑期各地电视台几乎滚动重播的电视剧《西游记》《还珠格格》等,今年遇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剧前来“挑战”。暑假期间,《少年派》《长安十二时辰》《亲爱的,热爱的》《九州缥缈录》《小欢喜》等一批高质量电视剧在卫星频道和网上热播。不论是古装还是现代、改编还是原创,观众应接不暇,今夏的这场视听盛宴格外引人注目。

  “00后”看剧、演剧,国产影视变“年轻”

  《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影视审美主流,并长期高居我国暑期档电视剧的重播榜前列。紧随其后的是《还珠格格》系列剧,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开启时形成了一股青春新潮流。2000年以后,这些经典作品始终引领暑期档,成为青少年最爱“回看”的电视剧。

  除了“西游”“还珠”等,还有《亮剑》《潜伏》《琅琊榜》等电视剧也为观众津津乐道。与此同时,一批宫斗、宅斗、悬疑剧在暑期只是“快闪”而过,难成经典。

  相较之下,今年暑期热播剧可谓门类齐全,既有古装大剧《长安十二时辰》《九州缥缈录》,又有亲子校园剧《少年派》《小欢喜》,还有青春励志剧《亲爱的,热爱的》等。这股新剧潮流为何有了挑战“西游”“还珠”等的底气?

  “故事、演员、观众都明显青春化、年轻化了,剧情也更符合当代青少年的逻辑和审美”,《小欢喜》《九州缥缈录》出品方、柠萌影业总裁陈菲介绍说。《长安十二时辰》原着马伯庸也透露,故事创意源于一次网络平台的问答,甚至与一款电竞游戏有关,这是以往传统文学及影视创作所没有的。

  不仅故事“变年轻”,演员也更青春了。一批“00后”小演员初出茅庐。比如《长安十二时辰》的男主角易烊千玺生于2000年,《少年派》中扮演“高中生林妙妙”的赵今麦生于2002年。8月热播的《小欢喜》中大部分小演员为“00后”。

  从网络播出平台看,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6.12亿。在线收看影视剧的观众不断扩大,甚至可与卫视剧观众“平分秋色”。“80后”“90后”是网络视频的收视主力,如今“00后”也加入看剧和演剧的行列。

  摆脱虚构场景,观众偏爱追剧、追文化

  制作精良的剧集不仅能够收获口碑、引发讨论,甚至还能“点燃”观众的旅游热情。《长安十二时辰》等今夏热播剧,便掀起了陕西省及长三角地区的旅游热。

  《长安十二时辰》讲述了一个在24小时内化解危机、拯救长安城的故事。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剧中对大唐盛世的“再现”,同样让观众眼前一亮。从都城格局到市井风情,观众在电影质感中身临其境,仿佛“回到长安”。

  观剧后,不少观众立刻规划了暑期西安游。西安着名文化产业项目大唐西市今夏吸引了大批游客,其中一周开放一次的“隐市”市集更是热闹非凡。7月19日至21日“隐市”开市期间,吸引游客超过17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两成多。

  不仅古都西安“受宠”,《长安十二时辰》的取景地浙江象山影视城也受到旅友偏爱。为剧集拍摄专门搭建的唐城景区已被不少“长安迷”列为出游目的地。

  业内人士认为,吸引“宅男”“宅女”为“十二时辰”走出家门的不仅是跌宕起伏的剧情,也在于这部电视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细节的再诠释。比如,剧中部分服饰、道具集纳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日本奈良留存的古代花鸟纹样,这都大大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

  量质齐升,暑期档剧集未来可期

  每年暑期都是各大卫视和网络平台影视剧排播的重点时段。据第三方影视数据分析平台“Vlinkage”初步统计,近5年来,我国暑期剧集投放量稳定在60部以上,今年暑期已排播的新剧更是多达69部。

  东方卫视中心总监王磊卿认为,随着线上线下剧集播出的互动性增强,暑期档影视剧的投放不仅总量增加,而且品质攀升,电视剧制作播出机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上海广播电视台今夏的影视剧编排为例,已经播出的剧集涉及留学、高考、房屋中介、电竞等,社会话题性强、关注度高,前所未有。特别是一些影视剧揭示了当代中国城乡的众生相,剧中有褒扬、有反思,观众为之点赞。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紧扣时代脉搏、把握观众所思所想的剧集往往才是留得住的精品,期待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现实意义的新作品,能超越每逢暑期就重播的怀旧剧集”,影视评论人李星文说。

  1. [内容来源: 北京晚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