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电视剧

《媳妇的美好时代》走进伊拉克
时间:2019-09-19 09:02:25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新华社巴格达9月18日电通讯:《媳妇的美好时代》走进伊拉克

  新华社记者白平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今年的夏天依旧酷暑难耐,不过,近期在伊拉克电视台播出的阿拉伯语配音版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给很多市民带来了晚间休闲娱乐的一个好选择。

  巴格达市一家咖啡馆里,人们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上播放的《媳妇的美好时代》。这部36集电视剧讲述了中国当代都市家庭的婆媳关系,以及拥有新式婚恋观的年轻人的婚姻故事,受到不少伊拉克观众的喜爱。

  在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的阿马尔·娜詹对剧中女主角毛豆豆的生活充满好奇,随着剧情的起伏不时发出感叹声。“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如何处理婆媳矛盾,这深深吸引着我,因为在伊拉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通过追剧我发现中伊两国文化传统相似,我希望能亲自去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娜詹说。

  伊拉克姑娘芭图勒也很喜欢这部电视剧。6年前她与中国小伙王矛相爱,如今也是一名中国媳妇。“虽然由于语言不通会与婆婆产生误解,但互相尊重是我们家庭和谐的法宝,中伊两国人民有许多共同点让我们互相亲近。”

  伊拉克电视台台长海德尔·法特拉维对新华社记者说,有关数据显示,这部电视剧吸引了大量伊拉克观众。有了原汁原味的阿拉伯语配音,伊拉克观众能够更加了解中国人民的现代生活和家庭婚姻关系,这是实现中伊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步。

  巴格达市一家商店的老板穆罕默德·巴扎兹说:“家庭题材的电视剧在伊拉克非常流行,我们一般都是看来自土耳其和埃及的电视剧。但是看了这部中国电视剧后,我发现中国电视剧一点也不逊色,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阿拉伯语配音的中国影视作品。”

  近年来,以《媳妇的美好时代》为代表的多部阿拉伯语配音版中国影视剧已经在埃及、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播出,受到了当地民众的喜爱,但在饱受战火的伊拉克播出的中国电视剧还不那么多见。随着伊拉克局势不断稳定,普通民众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对于伊拉克民众来说,有关中国元素的记忆得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一部基于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改编的电视剧成为几代伊拉克人难忘的回忆。之后,成龙的功夫电影在伊拉克拥有众多粉丝。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影视作品开始进入伊拉克民众的生活。

  今年8月宰牲节期间,伊拉克电视台还播放了两部中国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和《逃出生天》。据了解,伊拉克电视台正计划播放更多的中国电视剧和纪录片。

  “伊拉克与中国之间有着重要的经济合作,但如今两个文明古国也需要不断加深文化交流与合作。这部电视剧的热播为伊拉克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增加了伊拉克人民对中国的向往,我希望两国之间能够进行更广泛的合作,不断加强人文交流。”法特拉维说。

  1. [内容来源:新华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