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第二十六届北京大学电影节开幕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秉承“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坚持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为特色,二十六年来,共收集国产优质影片近7000部,其中近400部影片获奖。
本届大影节立足北京,辐射全国,32所高校分会场与北京主会场在4月7日同期开幕,各项活动赛事参与高校达五百余所。大影节主竞赛单元共征集到300余部国产影片,邀请10位高校青年影视学者和30所高校的大学生代表组成评委会,评审确立34部国产入围影片,将于4月23日起在电影资料馆展映。与此同时,第26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助力青年影人孵化,为中国电影输送新鲜血液。成功举办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第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青年剧本与创意大赛,截至目前,收到4000余部大学生原创影像作品与近600部电影剧本。此外,第2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充分发扬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举办“道路、经验与模式--全球视野下的新中国电影七十年”大型学术论坛,海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举;举办加勒比海地区系列影展、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等多个海外影展,辐射世界。
本届大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
在今年大影节开幕式上,组委会特别策划了“致敬”主题单元,邀请了着名表演艺术家陶玉玲、祝希娟、翟俊杰、颜丹晨,导演梁明等共同致敬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各位艺术家分别畅聊自己从艺道路上的点滴,让我们看到一代又一代中国电影人的执着探索。
致敬艺术家单元
此外,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百年,本届大学生电影节特别隆重推出#新中国电影七十年银幕青春形象#H5活动,现场观众纷纷扫码参与,追忆那份藏在脑海深处的专属记忆。为了更加突出本届大影节特别策划单元,主持人邀请9位嘉宾上台共同发布“新时代、新青年、新电影”的主题,旨在为新一届的大影节注入新的主题活力与时代气息。随后,奥运冠军、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何可欣与各位学生代表为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嘉宾、老师、同学以及媒体朋友们共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开幕式结束后,主办方进行了开幕影片《拿摩一等》的放映活动。映后,导演阿年,编剧唐佩璐,演员徐才根、陶慧敏、邱林、白雪、史可亲临现场与观众们展开交流。本片选择青年作为切入点,聚焦青年在陷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时对生活发出拷问、最终在几代人的集体智慧里寻到答案的成长历程。现场,各位主创与观众们热情互动,气氛十分热烈。
为期三周的第二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将在全国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评选、展映、研讨和交流活动,本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将于4月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体育馆举行,届时将揭晓国产影片竞赛单元所有奖项。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