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纪录

你只知道BBC官网是拿来看新闻纪录片的?!
时间:2017-08-16 17:08:07  来源:搜狐  作者:搜狐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提到BBC最多想到的是它精彩绝妙的纪录片。

  其实它还有另一个神奇的存在——BBC Learning English!

  网址:http://www.bbc.co.uk/learningenglish/

  BBC Learning English可以说是中国学生的福音,因为这上面的所有听力材料都有稿子!

  比如这里找了一个十分简单的Drama(爱丽斯漫游仙境),发现他们读的语速非常慢,非常适合入门,而且还有全部的文字稿。

  

 

  更厉害一点的就是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名着,去听有声书。以前睡前必听Jane Eyre的有声书,非常不错。自从用了BBC,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听不懂雅思听力好么!!!

  里面有很多留学生最喜欢的The English We Speak,还有个中国人叫Lily(可以听出来有浓浓的中国口音。。。),特别适合上手!

  

 

  对!就这样,大半学生开始爱上podcast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6 Min English,网上还有所有的演讲稿,是每次教你几个词,特别适合初学者。

  其他的可以去那个podcast里面搜,一抓一大把,完爆国内各种听力材料。但要注意的是,有些是只能在英国本土才能听。

  意腾小哥建议,只要是高中以上的学习者,一开始就去听正常速度的BBC国内电台节目。原因是,BBC的常速节目,其语言并不比四级真题难。

  

 

  例如下面这个的难度,大概连高考题都进不去:

  Man: If you could try to not bring him home filthy. Last time he came back looking like stig of the dump.

  Woman: OK. Give me a foot, sweetheart.

  Man: And, no sugary treats. I don't care what you two think he will want.

  Woman: Stop wriggling.

  Man: Did you hear me, Emma? They make him high correct(?).

  Woman: I heard. Other foot, please.

  Man: He can put on his own sandals, you know.

  Woman: I thought it was just easier.

  Man: Henry, you don't need Emma's help, do you?

  Kid: No, I can do it.

  Woman: You (are) going on a holiday next week, aren't you, Henry? With granny and granddad that would be nice.

  Man: Don't wanna hurry up.

  Woman: Good boy, one more strap.

  (A telephone ringing)

  Woman: Right then. Say good bye.

  Man: Eh, Emma, just before you go.

  Woman: (It's) ok. I will let you answer your phone.

  Kid: Bye, dad.

  Man: Alright. Be good.

  -- The Archers, 09/08/2016

  

 

  所谓的难度,其实是人们对于这个速度和口音的不熟悉。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我们的大脑就会适应,原来觉得快的节目会越来越慢。

  突破听力是耗时又痛苦的事情,既然如此,不若集中力量,攻破最难的一关,转身则无处不是一马平川。

  不要太担心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听不懂就是噪音,多数人面对噪音,都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吧。

  虽然不建议专门去听慢速英语,BBC国内电台的常速节目,本身还是有难度区分的,而且现在提供下载的节目太多,对其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节目坚持听。

  BBC播客下载页面 BBC Podcasts:http://www.bbc.co.uk/podcasts

  

 

  常听的无外乎Radio 1 - 6, 按照从简单到难得顺序排列,大概如下:

  简单组

  Radio 1, Radio 1Xtra, Radio 2,Radio 6 music这四个台,有些类似国内的交广。许多节目的模式,就是主播,曲子,主播的循环。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多数是和音乐电影等相关的轻松话题。

  推荐几个节目:

  Scott Mills Daily - 主持人口音好听,语言相对简单,语速略快,思维活跃,好玩。

  Mark Kermode‘s Celluloid Jukebox + Mark Kermode: the Soundtrack of My Life - 语速略快,使用的语言也比较复杂,但是马克知识渊博,听他的节目很长知识。刚才去主页看了一下,这两个节目都停更了。略感伤。

  Simon Moyo's Confessions - 低沉,磁性的声音,一般复杂的语言,中速朗读,非常适合于模仿学习

  困难组:

  Radio 3, Radio 4, Radio 4 Extra, Radio 5 Live, Radio 5 live sports extra

  

 

  

 

  Radio 3是古典音乐频道,因为版权问题,也是节目在英国以外不能下载(UK Only)数量最多的台。

  从语言上说,它并不比简单组更难。但是因为话题为大众所不熟悉,抽象内容多,而增加了理解难度。比如下面这个节目:

  Arts and Ideas - 中速,发音清晰,内容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很无聊

  

 

  

 

  

 

  5 Live是BBC的时政频道,这从节目的主题可以看出来:财经,体育,足球,科技,英式橄榄球,电影,F1,政治,深度调查等。

  Radio 5 live sports extra则是5台专门的体育频道。有志于突破听力的朋友,不妨重点关注这个频道。

  一来,常看中文新闻的人,对新闻背景有了解,能够靠几个词做出新闻内容的合理猜测,这有效的降低了听5 Live的难度。

  二来,新闻台主持人的发音普遍都很好,耳朵听着很舒服。

  另外BBC上的图片栏目也是学习的好地方,连词典都不用查,直接看图就可以知道许多短语和生词的意思了。

  

 

  口语的话,就跟着podcast里面念,他说一句你复述一句,不暂停。也就是说,你在复述的时候他已经说出下一句了。

  这个训练特别有效,不过纸上谈兵绝对是提高不了口语的。

  写作的话,词汇如果太薄弱,就先从学习固定搭配开始,中国学生的固定搭配学得简直悲剧,要通过不断写不断改才会好很多。

  BBC每天的新闻文字报道,从单词,短语到句型,也会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模仿材料。

  

 

  有不懂的词,就查英英词典。把单个单词搞懂了,拼在一起还是不懂,就去看图,看视频,看看它描述的是什么。

  比如,这个报道里的 3-for-12 from the field, shoot 9-for-19 from the floor,看了直播给出的数据统计就能推测出来啦。

  

 

  我们虽然没有一个英国妈妈天天幼教,可是有BBC每日唠叨啊。语言的进步,真跟篮球一样,技术好不好,一定要天天打。

  积累的时候,就思考什么场合可以用;用的时候,又想自己有什么积累。一开始往往想不起啥来,但是经常这么练习,有一天会质变。

  能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沟通固然好,和周围的语言学习者一起对话也是一个方法,自己在脑海中冥想,写文字,泡论坛,看电视,读文章,只要是使用语言的过程,都可以起到训练的作用。

  1. [内容来源:搜狐]
  2. [内容作者:搜狐]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