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我的长辈知青莫文蔚
内容页头部banner

军旅

“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主题展览走进非盟总部
时间:2019-03-21 09:41:59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3月20日电题:“中国是世界各国与非洲交往的榜样”——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主题展览走进非盟总部之际

  新华社记者朱鸿亮、王守宝 解放军报记者孙阳

  亚的斯亚贝巴,非盟总部大楼,“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主题展览日前拉开帷幕。这是非盟域外伙伴方首次在非盟总部举办主题展览,也是中国军队首次在非洲多边舞台开展重大国际传播活动。

  “中国行动为世界作出表率”

  “对我来说,观看展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在短时间内了解中国军队为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到挪威驻非盟使团工作不足半年的哈肯边说边端详着每一块展板,不时驻足拍照。

  展览开幕以来,来自非盟总部、非盟成员国、非洲常备军及非洲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联合国驻非盟机构、北约驻非盟机构的代表,以及美、英、法、日、挪威、瑞典、古巴、阿根廷、墨西哥等非盟域外伙伴方的人员纷纷来到展览现场,徜徉于由60余张图片和1个短视频组成的“浓缩时光”里。

  感谢、赞誉与祝福,是观展者们共同的心情。

  “这是一个精彩绝伦的展览,展示了中国这个伟大国家为和平与安全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摩洛哥驻埃塞俄比亚武官苏西说。

  “这个展览内容十分丰富。希望中国未来能举办更多这类活动,让中国理念成为更多国家的借鉴。”非洲常备军参谋长兼非盟和平与安全委员首席军事顾问穆戈巴说。

  许多观展人员纷纷在留言本上“直抒胸臆”:“中国行动为世界作出表率”“中国军队是一支伟大的和平力量”“希望中国为世界的正义事业继续作出贡献”……

  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言,折射出中国军队作为一支热爱和平的“暖力量”,正越来越多地深入人心。

  “我们完全清楚,谁为非洲做了实实在在的好事”

  展览现场,一幅幅精彩的图片,生动诠释着中国人民对非交往中的真实亲诚。

  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中国医疗队第一时间奔赴疫区,被誉为“最美逆行者”。一名塞内加尔母亲给孩子取名“中国”,铭记中国医生当年的救命之恩。

  2016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埃塞俄比亚上千万民众遭受饥饿威胁,又是中国,第一时间送去救援粮食。“这是我们收到的第一批救命粮,中国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时任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说。

  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中国维和官兵冒着高温,连续高强度作业,为当地百姓打出了润泽生命的水井;在刚果(金),中国医护人员深入偏远村庄,为村民免费诊疗;在利比里亚,民众自发排成长队,依依不舍为中国维和官兵送行。

  ……

  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滋养着中非友谊的参天大树,铸就了中非肝胆相照、患难同行的深厚情谊。

  “感谢中国是我们全天候的朋友。我们完全清楚,谁为非洲做了实实在在的好事。”非盟委员会官员布兰达在观展时说。

  “非盟与中国的伙伴关系,是维护国际体系所不可或缺的”

  开幕式上,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名出席人员,非盟委员会代表坎布齐坦言:“当前国际体系面临巨大压力,多边主义受到威胁。我们有责任竭尽所能保护多边体系……我们认为,非盟与中国的伙伴关系,是维护国际体系所不可或缺的。”

  中国驻非盟使团临时代办陈绪峰介绍,中国是非盟在和平与安全领域最强有力的伙伴之一。一直以来,中国支持非盟和非洲国家追求和平与发展事业,坚持非洲优先,在为非洲提供援助时不附带任何条件。

  坎布齐说:“在许多国家收缩撤退之际,中国在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作用却日渐提升并愈加明显。这次展览本身,以及中国在各项和平行动中发挥的更大作用,再次证明中国正继续加强这种参与。中国是值得学习的合作伙伴典范,是世界各国与非洲交往的榜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恰是中非命运与共的缩影。当和平与友谊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中国梦必将与非洲梦相互激荡,带给中国、非洲乃至世界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1. [内容来源: 新华社]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