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我的长辈莫文蔚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军旅

缅英烈、忆先贤、共传承——清明文化活动进行时
时间:2019-04-05 14:36:14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题:缅英烈、忆先贤、共传承——清明文化活动进行时

  新华社记者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缅怀先人,亲近自然,也传承文明。清明前夕,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追念英烈 共砺国魂

  先烈以骨为画笔、血为颜料,用血肉之躯铸就锦绣国土。弘扬清明文化,挖掘英烈故事,为的是让背后的国魂永驻。

  3月29日,江西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老党员葛俊杰带着儿子和儿媳,来到方志敏烈士陵园,在烈士的墓碑前深深鞠躬。

  “20多年前我就带着儿子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葛俊杰说,“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4月1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金城公园内,革命先烈吴鸿宾的三女儿吴仲英讲述了一个红色家庭的“革命家风”:“我们的家训就是,要学习要奋斗,最后的落脚点就是要报效祖国。”

  吴鸿宾曾担任杨虎城秘书,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西安事变”、营救西路红军、筹建第十八集团军驻兰州办事处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网上祭英烈到学生志愿者深入烈士陵园、公墓,从种植纪念树到推广环保祭扫方式,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全县各镇中心学校、中学,县直各学校、幼儿园和民办学校等开展纪念革命先烈活动。莺歌海烈士纪念碑、毛公山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有师生祭扫、献花和宣誓的身影。

  追思先贤 慎终追远

  追忆先贤,汲取精神力量,是清明的应有之义。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是南朝着名学者顾野王的隐居地。4月3日,这里以一场清明诗会忆先贤、传诗脉。

  顾野王以中国文字学史上的代表作《玉篇》而名世,今年恰是顾野王诞辰1500周年。此次诗会将对前贤的追怀融入其中,让今人传承文化,延续亭林文脉。

  4月4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洵墓前,苏学专家、苏氏宗亲及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在这里纪念苏洵。

  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三苏”,雄踞“唐宋八大家”之三席。“三苏”着述丰硕,对中国人文精神影响深远。今年是苏洵诞辰1010周年,“三苏”文化魅力不减,在传承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眉山市东坡小学,20首苏轼诗词镌刻在地砖上,组成了校园的“诗书大道”,使孩子们从小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发扬传统 文明传承

  清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各地在传统仪式中传承节日文化。

  4月3日,一场“古画里的清明”中国传世经典名画赏析沙龙在广西柳州画院举办,《清明上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游春图》……柳州书画名家、艺术爱好者、市民相聚于此,赏析、品味,共话古画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重庆永川区松溉镇上,民俗文化巡演、文艺汇演、民间音乐展演、非遗展演等活动相继上演。松溉镇党委书记王成虎表示,松溉镇连续5年举办该活动,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与敬慕。

  撞钟击鼓,敬奉供品,净手上香,恭读祭文,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的钱王陵园举行了“清明恭祭钱王”典礼。吴越王钱镠被后人称为钱王,因其在疏浚西湖、兴修钱塘江海塘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为后人所纪念,并在民间有“清明祭祀钱王”的传统。

  1. [内容来源:新华社]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