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军旅

空军航空兵某旅牢记初心使命提高打赢能力记事
时间:2019-09-13 11:53:23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新华社沈阳9月12日电题:潜心砺剑 昂首亮剑——空军航空兵某旅牢记初心使命提高打赢能力记事

  张玉清、张峰、张淋清

  “我是中国空军,你即将进入中国领空,立即离开!立即离开!”近日,一条“空军海上驱离外机中英文喊话”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主角”、驱离外国军机的中国空军飞行员,来自有着“辽东雄鹰”美誉的空军航空兵某旅。对于这支在改革强军中成长发展的新生空中劲旅而言,走红网络所展示的,是他们潜心砺剑、昂首亮剑的日常行为……

  在空军部队,“金头盔”是授给对抗空战比武中最为优秀的飞行员的;“天鹰杯”是颁给在对抗空战比武中取得团体第一的航空兵部队的。作为空军首批成立的三代机航空兵旅,在空军对抗空战比武中,他们两次捧得“天鹰杯”,7名飞行员8次获得“金头盔”。

  现任飞行三大队大队长侯庆龙回忆,刚参加“金头盔”比武时,由于他们在一些设备的使用上与其他部队存在一定差距,几场关键对抗,他在空中只能听到一阵阵刺耳的报警声,连对手的影子也抓不到。这种差距,给全旅上下敲响了警钟。从那时起,他们卧薪尝胆、潜心砺剑,邀请科研院所探讨交流,每年对数千条作战数据进行试飞验证。为了让训练更贴近实战,全旅飞行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取消高度差进行空战,载荷经常拉到七八个G。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侯庆龙与战友一道,夺得该旅历史上首个“金头盔”,那一年,他年仅28岁。

  “面对急速冲来的对手,我驾驶战机连续进行大过载机动,30多秒下降了数千米,摆脱对手后,直接将其‘反杀’。”回忆当时与对手“决战”的场景,侯庆龙仍难掩兴奋之情。

  “战胜对手比战胜队友更重要。”这是该旅飞行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近年来,他们的战斗航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展翅东海、战巡南海、砺剑戈壁、演兵塞外……每一道航迹,都有令人热血贲张的故事。东海上空,他们查证驱离外国军机;战巡南海,他们巡航千余公里;砺剑戈壁,他们屡创佳绩,享誉全军;演兵塞外,他们闻警而动,转战千里。

  “金头盔”飞行员谢朗介绍,在海上执行警巡任务时,直面对峙的外国军机仅仅相距几十公里,他们凭借飞行技术和战斗作风成功逼退外机,坚定扞卫国家利益。

  其实,对空军飞行员而言,危险不仅仅来自于对手。

  如果给你26秒抉择生死,你会怎么选择?

  “一定要把飞机飞回去,把数据带回去!”回忆起当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副旅长耿丽笋语气依然坚定。当时,三代机刚装备部队,一次对地实弹射击训练中,耿丽笋和飞行员刘允强驾驶的战机突发重大故障。“26秒内,飞机7次急剧上下俯仰,驾驶杆跟野马一样,根本握不住,而且飞机瞬间最大载荷超过身体承受极限,双眼出现灰视……”谈及当时情景,耿丽笋右手仍不自觉地蜷成握杆状,“指挥员已经下了跳伞命令,但我们俩谁也没有跳伞,都想着把战机保住!”

  在刘允强右手虎口被驾驶杆打破流血、耿丽笋头部被撞肿的情况下,他们最终合力控制住脱缰的“野马”,以“零误差”操作将战机飞了回来,双双荣立一等功。

  “如果连军人遇到危险都逃避了,那么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还有谁能去保卫?”耿丽笋说。

  战鹰翱翔,离不开机务人员的默默奉献。勇夺“机务尖兵-2018”岗位练兵比武军械专业个人第一的许志伟,就是这样一个甘当战鹰“天梯”的机务人。从地方大学直招士官的他,一入伍就被分到了这支刚组建的部队。“有飞行任务时,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虽然辛苦,但看到飞机腾空的那一刻,内心非常自豪。”许志伟说。

  当得知旅里派他参加“机务尖兵-2018”岗位练兵比武的消息后,许志伟白天一头扎进训练场,晚上则抓紧进行理论学习,半个月就背了3本书,至今,仍能看到他赛前训练时双手留下的一道道疤痕。

  在新时代练兵备战中,空军实战化训练正在向大海、远洋和高原、山谷拓展延伸,这也给旅实战实训提出新要求。旅领导带头搞研究,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飞行员钻研战术战法。“勇敢顽强、勤于钻研、严谨细致、上下一心、吃苦耐劳”。旅长王永同用5个词概括了这支部队的特质。

  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驱动着部队战斗力加速飞跃。实际上,这既是该旅能在航空兵部队中脱颖而出的要因,也是人民空军70年来“敢打必胜、制胜空天”的战胜之道。

  1. [内容来源: 新华社]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