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军旅

教练兼拳手,36岁再出征——记八一拳击队高林志
时间:2019-10-15 09:58:19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新华社武汉10月14日电题:教练兼拳手,36岁再出征——记八一拳击队高林志

  卢东方

  我国获得军人拳击项目世界冠军数最多的高林志,经历了挂靴任教后,又回到拳击场上继续挥拳征战。既当教练又当拳手,这位36岁的老将,将带领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八一拳击队征战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再续军人拳击项目辉煌。

  临危受命,复出就获开门红

  “到今年,我练拳已经整整20年了。”在休息室里卸下装备的高林志说。台下的高林志不高也不壮,说话声音有些温柔。

  2007年在印度海德拉巴市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高林志获得我国首个军人拳击项目世界冠军。2011年在巴西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拳击比赛中,高林志继续高歌猛进,夺得男子52公斤级冠军。

  但他很快遇到拳击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由于在国家队中参加2012年奥运选拔落选、2013年代表解放军队参加全运会失利,高林志产生了转业甚至转行的念头。

  休假期间,在妻儿的鼓励下他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最终做出挂靴任教的决定。“把技术传承下去,让年轻选手替我去实现奥运梦。”高林志说。

  2016年,八一拳击队面临人才严重流失的情况。一次训练结束,拳击队队长刘喜臣在休息室找到高林志说:“给你报个名,不求名次,重在参与。”此时,距离当年全运会选拔赛不到一个月。

  “我是个军人,应该随时准备上战场。赛场就是我们的战场。”二话不说,高林志重新穿上训练服、戴上拳套,站在了选手位。“重回赛场以预选赛第一名的成绩完成比赛,说明我还能再上拳击场。”高林志说。

  双重身份,既是教练又是选手

  从2016年全运会开始,高林志几乎参加了八一拳击队的全部比赛。

  “当教练的经历让我对拳击运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高林志说,当教练后,他才深刻理解师父以前讲的一些话,“比如武术的基本功该怎么练,怎样把肌肉、筋骨的潜力激发出来等”。

  从教的经历也让他开始思索如何将拳击运动与中华传统武术结合起来。高林志说,从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武学来讲,不分什么体重、高矮限制,都是从筋骨、气和力上的研究创新,“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外武学哲理上是相通的”。

  “我们在拳击理念上还是小学生。国外的实践经验和理念都比我们先进。” 高林志表示,他们赢并不是赢在体格或力量上,而是赢在拳击理念上。“我们现在也在改进训练方法,让运动员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有效提升”。

  以拳会友,打出八一拳击队精神

  高林志说,年轻选手最需要的是树立信心,多给他们参加比赛的机会,积累实战经验。

  1989年出生的周镝,2011年参加第五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获得75公斤级第三名。后来,他在全国拳击锦标赛、仁川亚运会、WSB世界拳击联赛和第六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均取得不俗的成绩。

  作为湖北本地人,周镝对即将在家门口召开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充满期待。“在过去的3年我做了3次手术,状态还在恢复中。但我是军人,要更加顽强、更有毅力。”

  女队核心窦丹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从2011年参加国家级比赛开始,她在60公斤和69公斤级项目中,先后拿到10多个全国冠军和多个国际奖项。“为了备战这次军运会,队里给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训练方案,从体能训练、技术提升到理疗医护,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保障。”

  高林志说,虽然队里的年轻队员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大家都会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来迎接即将开幕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稳扎稳打地认真对待每一名对手、每一场比赛。我们以拳会友,打出八一拳击队的精神,不辜负部队的培养和祖国人民的期望。”

  1. [内容来源:新华社]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