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科教

做科技交流的倡导者实践者
时间:2019-10-17 08:51: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金秋时节,国际科技交流迎来盛会。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与会者围绕科技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介绍科研成果、分享创新经验,开放合作的共识得到进一步凝聚。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是应对人类发展挑战的主要手段,也是人类智慧的共同结晶。纵观现代科技发展史,每个人科学研究的成就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高科技产业也在竞争合作中得以快速向前。随着科技探索的深入,分工协作日益精细、复杂,科技合作的广度和力度持续增强,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效率和水平,整合优化全球科技资源和要素,促进国际科技资源互补共享,加强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

  世界发展受益于科技进步,人类命运因科技合作而更加紧密。过去几十年,通过科技交流与合作,人类已经在信息、能源、医疗卫生等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今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携手合作的要求更加紧迫。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让科技成果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需要我们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汇聚智力资源,共同应对时代提出的新命题、新挑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开放合作的大势不可阻挡。中国举办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活动,搭建对话平台,促进科学成果共享,就是为了积极倡导科技开放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会场上,一场场关于科技与产业变革、科技与教育文化、中小企业成长的思想碰撞和献计献策,也正表达了国际科学界期盼交流互动的心声。

  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我国既是倡导者,更是实践者。不久前,我国宣布围绕中国空间站将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就吸纳了来自17个国家的23个实体科研人员的参与;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平台上,不时能看到国际同行忙碌的身影。中国科研人员还积极走向世界科技舞台,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在非洲推广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参与拍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在开源平台为全球知名软硬件企业完善生态。

  科技因交流而多彩,科技因互动而活跃。作为科技交流的倡导者、实践者,中国愿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营造更开放、包容、协同的科技合作生态,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内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