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李一桐
内容页头部banner

科教

“巴遥一号”团队故事:打造一流出口遥感卫星相机
时间:2018-07-10 08:51:20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作者:  

   人民网北京7月9日电(赵竹青)9日11时56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上天并进入预定轨道。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是巴基斯坦的首颗低地球轨道地球观测卫星,将为巴基斯坦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管理、国家安全等方面贡献巨大力量。

  “巴遥一号”星上搭载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研制的2台1m/3m全色多光谱相机。相机负责人胡永力介绍,“当年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颗设计寿命5年出口遥感卫星,分辨率2.5m,幅宽30km;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是第二颗出口遥感星,分辨率1米,幅宽30km,寿命5年;到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分辨率1米,幅宽达到了60km,寿命达到了7年,实现了新的突破。”

  挑战语言“拦路虎”

  据了解,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相机的研制过程中,巴基斯坦聘请了卫星研制经验丰富的法国顾问团,他们全部是参加过法国卫星研制的老专家,全过程监造。五院508所研制团队对标欧洲标准,最终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研制对外合作相机,团队要求异常严格,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旨在打造国际精品项目。在和巴方、法方的技术交流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暴露了:语言——带着严重口音的法式英语、巴式英语,听懂非常困难。

  因此,所里为研制团队请来了口语教师,成立了英语口语学习班。专门找来了巴基斯坦口音和法国口音的听力材料,通过范听、精听,让大家逐渐熟悉了巴、法口音的发音特点。

  一段时间后,团队中几位学员进步神速,基本达到了可以不用翻译顺畅交流的程度。就这样,大家一方面紧张研制,一方面攻克口语关,终于克服了语言关。

  突破背后的追求完美

  巴基斯坦要求卫星寿命7年,这也是我国首颗设计寿命7年的出口遥感国际星。为此,相机设计团队针对卫星的使用特点,精心设计了相机的使用策略、精细使用,单轨该如何使用,连续多轨又该如何使用,终于使得卫星满足了7年的使用寿命要求。

  高分辨卫星对微振动要求严格,如果设计不当,不仅会影响成像清晰度,还会造成成像扭曲。相机镜头采用国际上先进的TMA三反同轴光学系统形式,光学镜头设计性能达到了衍射极限。这些都对相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全过程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如果不是近几年中国航天相机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积累沉淀,我们自己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再加上团队‘追求完美’的精神,我们不可能在1年零3个月内造出这样两台高品质的相机,平均7个半月制造出一台分辨率1米的高分辨率相机。”回顾起历程,胡永力眼里都是故事。

  探索出口相机研制模式

  “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相机是我国出口相机研制过程中外方介入程度最深,覆盖范围最广,效果最明显的一次。”胡永力说。“研制外星相机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同外国专家交流,不仅提高了团队的研制能力,也为团队成员拓宽了的视野。同时,它也是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国际同行的步伐,也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实力和精神”。

  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相机的研制过程中,首次实现国际先进研制水平的法方监造,实践了符合国际化标准的研制流程,为后续研制国际星相机奠定了基础,创建了我国对外出口相机国际化履约标准,形成了完整的文件体系,逐步探索了形成了适合我国出口相机的对外产品保证模式。

  五院508所相机总师曹东晶表示,“研制过程中逐步创建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遥感出口相机管理模式,同时培养了一支队伍,为中国航天相机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也促进中巴双方深入探索更广领域的合作。”

  1. [内容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