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颖儿百家奖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旅游

非遗文化传承:千年汴绣“跨界”焕新生
时间:2019-01-14 09:42: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远看是欧洲宫廷油画,走近才发现竟是用细如发丝的绣线绣出来的。这样一幅惟妙惟肖的“油画”需要2个绣娘耗时10个月完成,售价近13万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正在不断“跨界”,带给世人更多美的享受。

  “汴绣源于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40岁的爱绣之人张留凤介绍,史书记载,当时皇宫设有专门的文绣院,聚集全国杰出绣女300余人,专为皇帝王妃、达官贵人绣制官服及装饰品。

  “我是开封人,姥姥和母亲都是绣娘,我想把这门手艺继续做下去。”张留凤说。与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汴绣传承面临困境。

  2011年以来,张留凤为了传承汴绣技艺,做足了功课:走访汴绣非遗传承人,整理传统针法;刻画动漫人物“绣儿”,用新方式讲历史;搜集老绣片,重绣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国古代名画,筹建汴绣创新体验馆……

  然而,手工艺品价格难衡量,且传统绣品与现代生活不接轨,怎样发展?张留凤将制作流程标准化,让非遗跨界,融入现代生活。

  “机绣难以完成线色复杂的图案,更没有手工汴绣针法细腻。”张留凤说,“为提高成品率和工作效率,对于复杂的绣品,我们的绣娘各有分工,标准化流水作业。比如清明上河图,一波绣娘绣房屋建筑,一波绣人物,剩下比较零碎的再有一波。”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十指春风下,针法细密、格调高雅的传统汴绣,在羊绒围巾、手拿包、抱枕乃至小音响等各式现代生活用品上,流淌出千年汴京的柳暗花明。

  张留凤还创建了河南一涵汴绣有限公司官网,并在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线上线下结合,进一步打开市场。公司现已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融入融智融资源。上市不仅可以让公司发展更规范,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渠道,做大了市场。”张留凤说。

  2018年,一涵汴绣入选第七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批入选的还有致力于钧瓷等非遗传承的文化企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于民间,死于庙堂”,其最精彩的内容,永远都存续在广阔的城乡,活跃在生产生活中。

  如今,一涵汴绣的绣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现有绣娘360余人,辐射河南三个县。随着集展览、展示、创意、开发、销售于一体的汴绣创新体验馆投入使用,整个产业链将带动更多人就业。

  市场越来越大,但张留凤仍有担忧:“好的绣娘难觅。现在收入有保障,绣娘愿意绣了,但一年的工作量毕竟有限。”

  为此,张留凤一边培养绣娘,一边细分了市场。“把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国古代名画中的传统色彩和图案提炼处理,绣在室内挂画、沙发背景墙等现代家装上,装饰风格别具匠心。”张留凤说,“下一步着力做汴绣家装,让汴绣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

  1. [内容来源:经济参考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