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我的长辈知青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旅游

革命老区安徽金寨:旅游经济正热 农民变身小老板
时间:2019-03-31 09:5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原标题:革命老区安徽金寨:旅游经济正热 农民变身小老板

  “我今年48岁了,在这里开了八年车,看着景区配套条件不断改善,游客也逐渐增多。”李德胜是一名旅游大巴车司机,就职于安徽六安金寨的天堂寨景区。三月的革命老区,又迎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金寨位于安徽省西部,作为中国第二大“将军县”,59位开国将军在此诞生,其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近年来,随着景区的建设与交通道路的改善,这块“红土地”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游玩。

  据李德胜介绍,他在2011年9月成为景区的大巴车司机,2013年天堂寨景区游客量只有126.53万人次,而在2018年,景区游客便达到了201.31万人次。每逢旅游旺季,李德胜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只能将盒饭放在车上,有时间再吃。络绎不绝的游客让景区的60余辆大巴车连轴转,火热的旅游业也让革命老区的百姓腰包鼓了起来。

  在金寨县的大湾村,崭新的民宿格外显眼,目前已有八家民宿对外营业。黑瓦白墙的二层小楼,与旧房子形成了巨大对比,这些民宿多为统一装修后的农户闲置房屋,曾经生活困苦的陈泽申也有了自己的民宿房。

  “我这旧房子已经不住了,现在搬到了新房子里。”据69岁的陈泽申介绍,因老伴和儿子去世多年,自己年纪大了,外出找不到工作,还要抚养孙子,导致家境贫寒,但随着旅游的深入开发,他也开始养猪、羊、天麻等,并应旅游开发的需要,成为了村里的保洁员。

  “我2015年全年收入还不到三千元,但是2018年,我的收入就将近4万元。”陈泽申笑着说,如今乡下的居住环境已大有改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厕所早已不是以前的旱厕,旧房子也变成了民宿房。陈泽申说:“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游客愿意来金寨,他们也很喜欢这里的农产品,来了以后还可以住民宿,我们也就有了收入,现在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想回家乡了。”

  在金寨,红色旅游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自江苏常州的孙成南就是其中一位。据他介绍,此前对革命老区金寨很感兴趣,这次特地来到了金寨红军广场瞻仰革命烈士。他笑着说:“来这里交通很方便,住宿也满意,游览了红色景区,感触很多,山里的景色也美,以后也会常来。”

  据金寨县旅游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1至12月全县共接待游客1018.9万人次,创综合收入40.33亿元,而仅是当地的红色旅游,就接待游客400.49万人次,创综合收入12.67亿元。

  1.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