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娱乐

鲁迅孙子:对杜撰鲁迅言论 没必要一棒子打死
时间:2019-05-11 10:26:21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5月8日,北京青年报以《一键查询引热搜鲁博官网多次宕机》为题,报道了网友竞相通过北京鲁迅博物馆官网资料查询在线系统,搜索鉴定网传鲁迅语录真伪,致使该检索系统仅5月7日上午半天时间访问量就达到870万次,系统难支撑,瘫痪数十次。那么,如今该系统维修升级情况怎样?鲁迅孙子周令飞如何看待那些网传的所谓鲁迅的言论?5月9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进行了跟踪采访。

  进展:检索系统仍时断时续不稳定

  据北京鲁博信息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网友检索鲁迅语录的热度自5月8日下午开始下降。但是直到目前,该检索系统仍处于时断时续地不稳定状态。搜索鲁迅语录两三次后,就会出现页面无法显示的情况。

  该名工作人员表示,这套查询系统已经运作了十多年,系统本身老化了。暂时不断升级,也只能缓解局部情况,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在研发新软件上下功夫。

  对于网友疯狂检索鲁迅语录一事,远在上海的鲁迅孙子周令飞5月9日上午接受北青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鲁迅先生已离世80多年了。从时间上说,应该是渐行渐远了。但是鲁迅先生的文字和精神,仍然被现代人惦念。

  “虽然近几年教科书里对鲁迅的文章有增减、删除的部分,但至少还有十几篇小说在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里面,这是一个事实。他在现代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是非常高的。”周令飞说道。

  网络鲁迅语录热折射大众对鲁迅的一种关注

  周令飞说过去在学生当中流传一句话,叫“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们认为读鲁迅的书很枯燥;而今网络上出现的鲁迅语录热,不管是不是鲁迅说过的话,至少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于鲁迅的一种关注,认为在说话时,引用鲁迅名言,是一种时尚。

  周令飞表示,这种变化是一种可喜的现象。2016年年底,相关媒体有过一个统计,发现这一年当中,点击与鲁迅相关的信息达到4.4亿人次。这其中97%是18岁到48岁的青壮年人群。紧接着,2017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搞了一个调查,所有文科书籍里面,鲁迅的书借阅率是最高的。

  “上述这些均折射出鲁迅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及工作学习。鲁迅这个名字,离我们不是远了,而是近了。他们对于鲁迅的一种崇拜,有些带有调侃的意味,有人说不敬,我倒觉得没那么严重。”周令飞说,只要不是负面的,有些无伤大雅的可以一笑置之。毕竟他们希望通过名人之嘴,来达到自己说话的目的,显得自己很时尚,很有文化内涵。

  周令飞认为,杜撰鲁迅言论,只要不是宣扬拜金主义等错乱的价值观,就没必要拿起大棍子,将年轻网民在生活当中尝试的一些时尚好玩的话题行为打翻,不能矫枉过正。

  至于恶意诽谤名人名言,周令飞表示,《民法》里有对已故人士的名誉、肖像权的保护,近亲属可以依法维权。去年5月出台的《英烈保护法》里,他不知道像鲁迅这样的文化名人是否涵盖其中。总之,对于侵犯已故名人名誉权的行为,不只是家属单方面维权的责任,有关部门也应该出手遏制这种违法乱纪行为。

  把握“度”很重要,别把鲁迅当广告

  在周令飞看来,大众拿鲁迅具体说什么话、干什么事作为谈资或者调侃,把握一种度很重要。他也曾看到,有一家餐厅贴了鲁迅的照片,下面写着,“美食是秀色可餐的”。鲁迅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他们却拿鲁迅来做广告。

  “类似这种事情,说明大家喜欢鲁迅,拿他当招牌。所以我个人的想法是不去理会,一笑置之。如果将鲁迅作为学术研究,那就得要有严谨的态度,要去查实哪些是鲁迅说过的话,哪些不是他说的。”周令飞说道,尤其是学术教育、新闻出版机构,更应该有一个职业道德底线,要对所引用的文字真实性负责。

  就此,他举了一个例子,那是在去年,有一家文化单位就鲁迅《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出版了一本书,在内页里引用了一段所谓的鲁迅在《狂人日记》里说的话。结果被他发现,这根本不是鲁迅说过的话。“他们说是在网络上下载了错误的信息。那这样的事情,我们觉得不太妥当,就跟他们交涉。最终,他们将这一页内容裁掉了。”周令飞说道。

  1. [内容来源:北京青年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