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颖儿崔亚楠
内容页头部banner

娱乐

潘粤明 在得失之间打了场太极
时间:2018-09-19 08:27:46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很长一段时间,潘粤明都被各种本应与演员这一职业无关的新闻围绕着。身处舆论风口浪尖,却不是因为表演本身,对任何演员来说,都是不想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直到2017年夏天,《白夜追凶》大火让潘粤明以“演员”的身份重回观众视野。一时间,对其演技的褒奖铺天盖地,片约、综艺、活动邀约纷至,出道了20多年,潘粤明体验了一回“一夜爆红”。

  生活之于人的馈赠,不仅是看得见的得与失,更多的是得失间的博弈——进,不是赢,退,也不是输。经历过大悲大喜的潘粤明,对这一点的理解更加透彻。如今的他,更像是一个普通的白领,上班拍戏,下班聚会,画画画、喝喝茶,是“佛系”了吗?是,又仿佛不是,潘粤明在“劫难”与“重生”之间,打了一场漂亮的太极。

  “诗意生活”是一种态度

  此次潘粤明接受记者采访,是缘于一档正在深圳卫视播出的综艺节目《诗意中国》。选择参加这样一档文化类综艺,是因为潘粤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因为节目主理人赵普是自己的多年好友,也是因为他希望能够通过节目“涨涨知识”。

  近年来,国内综艺节目经历了相亲、选秀、知识问答等多个内容取向,2017年至今,文化类节目的脱颖而出使得国内综艺节目热度再度升温。此类节目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历史为切入点策划相关内容,内涵更加丰富,立意更加深远。而《诗意中国》正是用推理的形式追溯中国绵延千年的诗意生活,让当代年轻人更懂得精致生活的奥妙。

  谈及理想中的“诗意生活”,潘粤明认为“态度”尤为重要,“生活中充满‘鸡毛蒜皮’、‘锅碗瓢盆’,有很多阻力或者是矛盾,是比较现实的。但是人应该带着一种向往,或者是一种美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每一天,崭新的一天”。

  潘粤明介绍,《诗意中国》更注重文化和节目之间的结合,通过有趣的游戏让观众在欢乐之余了解到更多知识。节目名称看起来诗情画意,过程中却充满了推理与烧脑,潘粤明表示,做节目是需要有知识储备的,他抱着学习的态度,与节目中的前辈、老师交流,“多听听他们讲他们眼中的中国,包括对生活的理解,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营养”。

  在得失之间打了场太极

  2017年,潘粤明迎来了事业上的“触底反弹”。《白夜追凶》大火之后,潘粤明的片约又多了起来。这对于以演员为职业的他来说,显得如鱼得水。在塑造角色上,潘粤明突破了“颜值”的限制,有了更加多样性的选择。他认为,演员无论是“好看”、“顺眼”还是“难看”、“颓废”,都只是一部戏里的一个元素,“作品是整体的工程,自己只要能够给这样的题材带来突破,就是加分了”。

  谈及未来希望塑造的角色类型,潘粤明希望“演一个是一个”,“角色种类太繁多了,有没有能力(演好)或者说有没有这个机缘,都不是我说了算的。我希望能碰上好剧本,全心全意地演出来,如果遇到克服不了的东西,也希望能够有迎刃而解的运气”。

  “我爱画画,它也给予我回馈!”工作多了,应酬多了,潘粤明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用他自己的话说,“有空没空都要画”。在潘粤明看来,画画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是身与心之间沟通的符号,画的是什么、好不好看都不重要,关键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这些年来,在得与失之间博弈,潘粤明像是打了一场太极。经历了生活馈赠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经历了男人四十的不惑与烦躁,如今的他掌握着自己的节奏,淡然且平和,生活有条不紊,写写字、画画画、喝喝茶,是“佛系”了吗?是,又不是,更多的是他与内心的一种和解吧。

  1. [内容来源:新华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