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颖儿知青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娱乐

追忆朱旭 何冰:用今后的时间不断讲他的故事
时间:2018-10-18 08:32: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高凯)九九重阳,北京人艺于明净秋日举办追思会,缅怀一个月前离世的表演艺术家朱旭。

  北京人艺院长任鸣表示,“今天我们深切的缅怀我们仁爱的表演艺术家朱旭老师。回顾他的艺术成就和对北京人艺的贡献,一个月前,我们在八宝山送别了朱旭老师,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我们选在这一天举行追思会,以表达我们对他无限的敬爱和思念。”

  1952年6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立,22岁的朱旭成为北京人艺的演员。

  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朱旭塑造过数众多经典舞台形象,朱旭的表演风格朴实自然、松弛而细腻,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舞台之外,老年朱旭还成为银幕和荧屏上“大器晚成”的重量级演员。

  其不留痕迹的表演,被评论为“完全不是在演戏,而是在生活。”

  任鸣当日在追思会上表示,“他(朱旭)是一个有着独特个人魅力和风格的演员,他在舞台上风趣幽默、准确丰富、细腻传神的表演,令观众叫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北京人艺演剧风格优秀的体现者,真正做到了焦菊隐先生所倡导的深厚的生活基础、深刻的内心体验、鲜明的人物形象。”

  着名演员吕中回忆起与朱旭的多次合作,表示感到非常幸运。忆及旧事,吕中谈到自己曾经的“颜值之惑”,“我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很深的负担,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漂亮的演员。在我们合作的过程当中,我把我这种想法跟朱旭老师谈了,朱旭老师特别有意思,他跟我说‘你看我漂亮吗?我就是一个丑演员,开始时候没有导演看上我,但是我通过先是做舞台工作,后来慢慢的我演小角色,一点一点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看到老艺术家们怎么去创作人物,我学到了他们身上的精神。演戏不是演你自己,是演你对生活的理解,是把那些精神传承出来,在舞台上观众看到的不是你的个人,是你们通过你们的形象要表达出来给观众什么样的教义,什么样的真善美的教义,漂亮不是本钱。’确实,朱旭老师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特点。要说漂亮,朱旭老师谈不上。我真的是慢慢感觉到演员不是靠着自己的一张脸蛋在舞台上去卖弄自己,去当成商品出卖自己的。”

  “朱旭老师通过他自己,让我看到了他是怎么做的,我真感觉到我们这个工作是研究人的,是琢磨人的。朱旭老师非常深刻的把这一点体现出来了。”吕中说。

  着名演员濮存昕称,当年朱旭是《茶馆》中于是之的备份,“他的词就在嘴里头,但一辈子没机会上台,但朱旭老师从不为此而有些许不平,他就是那么本份,我认为正因为这样他才能总是那么松驰,他不求啊。”

  曾创作了话剧《天下第一楼》、电影《投名状》等经典作品的着名编剧何冀平专程前来,她感叹,“朱旭老师的功力和分寸,我牢牢的记下。他告诉我应该怎么写创作,我想艺术是以回味定输赢的。而朱旭老师有太多太多的人物艺术的造诣让我们久久回味。我想艺术和做人是一样的,就是真善美。艺术真实来自真诚,善良是本色,是艺术的倾向,美是美好、完美、完成,而真善美是一个三角,各自可以是一个顶点。”

  “朱旭老师走了,非常想念他。但是这些日子,他会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来到我的心里,来到我的脑子里,我会经常琢磨他。我们这样的演员是没有资格去评论他艺术上成就的,因为不在一个层面上,确实差太远了。但是我们有向他学习的义务,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北京人艺。”着名演员何冰深情直言。

  “一个演员把自己能够真带到舞台上去,这是特难的一件事情,你得首先发现自己。朱旭老师是能发现自己,并把自己带到舞台上伟大的艺术家,我们要用我们今后的时间继续去讲他的故事。”何冰说。

  1.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