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俞老师,就没有我们这一代,更没有我的今天。”纪念俞振飞先生担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校长60周年研讨会近日举行,昆曲表演艺术家岳美缇等与全国各地同仁缅怀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
“俞老师一进学校,就提出‘尊师爱生’,给我们树立鲜明的榜样。他爱学生,不仅自己亲自上课,每天吃了晚饭,还来学校为生旦净末丑的学生拍曲。俞老师白天上课、上班,只要有空就叫学生过来,连开会前也见缝插针,‘等一会儿开会,还有一点时间就给你上。’这种精神影响了我们一辈子。”岳美缇记得,“俞老师经常说,他的父亲给他拍曲,一个曲子要拍200遍。唱一遍,把一个火柴梗拿过去,这个故事教育我们曲子要下功夫。”
昆曲表演艺术家梁谷音至今保留着当年的曲谱线装本,她对俞振飞因材施教印象深刻,“我小时候越是人多,我越唱不响。俞老师就到我家里面拍曲。”俞振飞介绍梁谷音向京剧名角筱翠花学习《游龙戏凤》,“每个月他和言慧珠老师带着我们到乔家栅吃馄钝。我的童年虽然在逆境中,但是得到学校这么多老师尤其是大师真传,不光手把手教,关键是舞台上练出来的感觉、气质,和观众水乳交融的沟通,都是俞老师和言老师给我们潜移默化的教诲。”
“12岁前是家庭教育了我,12岁后进了上海戏曲学校,是学校、是校长俞振飞教育、培养了我。”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表示,“我们在生活中得到俞振飞老师一言一行的熏陶、传承,在艺术上得到最大的收获。比如学昆曲《西厢记》,他用苏州话和我说,‘不要拉皮条的红娘’,我永远记得这句话,红娘应该是非常单纯又非常仗义。俞老师自己唱小生,但对昆曲每一个行当、每一个学生都尽心尽力。他要求我们熟读唐诗宋词,教我们写字,在血液里注入昆曲所需要的文化底蕴。”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直言,按照人才培养规律来走、按照戏曲发展的规律来走,标杆、参照系在哪儿,是近年来越来越强烈的命题。俞振飞先生德、言、行、艺术、教育、管理经验都给后辈们提供了范本,因此更需要当代戏曲教育者尊重传统、因应时代,建立中国戏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框架。
上戏戏曲学院院长李佩红表示,俞老是一位非常敬重京昆艺术大师,也是一位杰出教育家,不仅为我国京昆艺术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也给后人留下了终身的精神财富。“我们这代人应该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下一代也是充满希望的一代,让京昆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异彩的一代,我们要勇于接过接力棒,传给下一代,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前辈艺术家的高尚情操和精湛艺术代代相传,百世流芳。”李佩红说。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