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真人秀

《蜜蜂少女队》聚焦年轻人追梦 重养成打磨偶像女团
时间:2016-03-28 10:20:13  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  作者:  

  

      2016年,养成类节目风潮正在愈演愈烈,新一轮造星运动不断掀起。而与“超女”时代选秀节目不同的是,偶像养成类节目普遍聚焦团体养成,同时在舞台选秀之外更加注重养成过程真人秀部分的展现,这让其从内涵到外延都具有了不一样的面貌和气质。

  在一众养成节目中,浙江卫视《蜜蜂少女队》看上去有许多不一样,首先它是目前国内第一档将养成目标聚焦在女子团体的节目,在受众和市场空间上形成了差异化。同时,与其他节目相比,《蜜蜂少女队》更加突出“养成”二字。

  无论是“蜂巢”等概念的启用和贯穿,还是赛制、赛程的设计以及节目最终呈现的内容形态,都可以看出,这档节目不仅仅是一档以表演为看点的养成类节目,队员们在其中的成长和蜕变以及她们在逐梦过程中台前幕后的心路历程在节目中以大篇幅呈现,力图在此过程中打造培养出中国最强女子团体,同时展现出逐梦过程的拼搏与艰辛,传递积极的正能量。

  重养成而非选拔,真实展现少女蜕变过程

  “超女”式传统选秀节目的造星模式是通过舞台表现展示选手的才艺和个性,进而吸引累积粉丝完成明星的塑造,因此选秀节目基本都是以奇葩辈出的海选和炫丽的舞台秀最吸引人。

  偶像养成类节目则遵循了另外一条路线,即注重养成的过程而非选拔,一个强大、系统且科学的养成过程和体系是偶像养成节目所必须具备的,选手在其中完成从素人到训练有素的团体成员的蜕变。但可以看到目前当下一些偶像养成节目依旧在呈现过程中将舞台秀作为重点,其实并没有真正领会偶像养成节目的逻辑和终极目标。

  这一点上,《蜜蜂少女队》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线,即全篇的叙事重点放在了养成上,而且可以看到,整个节目是真正在培养一支成熟的团体而行进和努力,选人、培训过程、赛制设计都有真实、长久的考量,节目逻辑和进程也遵循了这样的过程。

  首先从概念上来讲,节目以“养蜂”为核心概念,吴奇隆、谢霆锋两位教头以及其他推蜜团的成员都可以看作是养蜂人,“蜂巢”即指代选手们的训练营,他们在这里训练、接受选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成熟,最终选拔出成熟的团体出道。这一概念的设定不仅让节目品牌更具标识性,也非常契合节目的理念,养蜂具有源源不断的属性,没有最终入选的选手也不是最终淘汰而是在蜂巢中不断培养成熟。

  其次从节目内容形态上来看,养成过程的真实、完整呈现大过于舞台秀是《蜜蜂少女队》的一大特征,节目以大篇幅展示选手们在蜂巢中训练、培训的过程,用真人秀的方式呈现出两位教头为了各自团体能够迅速成长而做出的努力和投入,选手们的痛苦心酸以及努力激情和他们在其中的成长过程都被真实地记录和呈现, 观众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她们的成长而成长,节目设计了许多线上线下的互动方式,实际上让观众对这些少女们有一个逐渐认知到喜爱的过程,最终,完成选手和粉丝的双重养成。

  1. [内容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xiaoj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