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颖儿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综艺

《历史那些事》探索纵深世界 兵器成解读历史密码
时间:2018-12-13 09:41:48  来源:环球网综合  作者:  

   原标题:《历史那些事》探索纵深世界 兵器成解读历史密码

  纪录片《历史那些事》在近两个月的播出后渐近尾声,以独树一帜的叙事方式获得颇高的关注度。剧集以历史人物和历史器物为切入口,从全新的角度展示历史中那些有温度的细节,将耽于书本的年轻观众带领到一个趣味横生的历史纵深世界,更以近千万的播放量成为网生代纪录片拍摄的标杆。

  三段式叙事 跨次元展示

  从《历史那些事》第七集的名字《爱发弹幕的乾隆同学》就可以看出纪录片依旧在保持一贯的“格调”——严肃和诙谐完美融合,认知历史人物角度新颖。将收藏品视若“爱妃”每天“翻牌子”、给《快雪时晴帖》作诗配图、细细把玩器物时亮晶晶的眼神,在纪录片中,乾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古玩爱好者以及被官方印证的“弹幕鼻祖”。

  当然,不只是历史人物接地气、有温度,每集的经典“节目”历史小剧场也在花样翻新。本集的历史小剧场采用前几集均未涉猎的“三段式”叙事——“乾隆皇帝的忧郁”、“乾隆皇帝的叹息”、“乾隆皇帝的烦闷”,带有浓郁的二次元画风。观众一边抵达古代感受历史人物的喜怒爱恨,一边回归现实了解年轻人的趣味横生。“历史不应该给人们留下一个冰冷而僵硬的刻板印象,更不是少数自以为精英的人用来自抬身价装腔作势的工具”,纪录片的主创用最有效的展示践行了最初的创作理念。

  互联网元素及二次元文化的运用,并不意味着纪录片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感。清晰的剧情结构、跳跃的叙事方式、发人深省的名人语句不仅让《历史那些事》的历史展示更加立体,而且,在视频平台“弹幕文化”和年轻人口碑宣传的助力之下,纪录片摆脱既定接受群体的小众格局,向更加宽广的阵地走去。

  制作小而美 内容大而博

  纪录片《历史那些事》在播出近两个月后马上迎来首季的尾声。细心的观众都会发现,在纪录片精美的视觉展示和精细的服化道背后,小成本纪录片制作的“捉襟见肘”依旧有迹可循。整部纪录片一共四位主演,每位主演承担了多个角色的演出任务,而影片的副导演、摄影、制片人更是以群演的方式出现在剧集中。但这不仅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彩蛋”,也体现年轻制作团队蓬勃的生命力。

  纪录片以《古战场二三事·兵器篇》作为本季剧集的句点,将观众的焦点从历史人物引向更高层面的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不只是体现在礼器中,兵器的交接和传承也渗透着中国文化的精髓。那一件件千锤百炼的兵器,有匠人的心血寄托,有古战场狼烟的倒影,也是解读中国人文历史和工业化生产大环境的密码。

  1. [内容来源:环球网综合]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