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百家奖知青颖儿
内容页头部banner

综艺

真诚 真实 真切 专家学者盛赞《脱贫大决战》实现新超越
时间:2018-12-25 09:43:21  来源:环球网  作者:  

   原标题:真诚 真实 真切 专家学者盛赞《脱贫大决战》实现新超越

  12月21日晚河南卫视《脱贫大决战》第三季第十期准时开播。河南广电全媒体记者马晓红带领观众走进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和内乡县扶贫办主任罗雄一起见证内乡县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借助“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5+”扶贫模式,依托养殖主业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形成企业与贫困户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有效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为解决内乡县贫困户存在的“就业难”问题,《脱贫大决战》通过大象TV市集,召开内乡县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坚守“真”心,体现媒体责任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蓉观看节目后表示,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下,河南卫视推出《脱贫大决战》,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扶持作用,为宣传扶贫脱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相比起前两季,这一季的《脱贫大决战》实现了新超越”,卢蓉教授指出,把镜头焦点从名人转向素人,契合本身节目定位的同时,也为观众移情拍摄对象提供了渠道。“你的节目扎不扎实,和名人效应无关”,在她看来,扶贫类节目成功与否,取决于态度是否真实,对贫困户的关心是否真诚,是否真正触及贫困问题的核心。

  卢蓉教授认为,同期声的收录是《脱贫大决战》的一大亮点。清晰的对白和真实的背景音,让观众可以感受到人物交谈时真实的思想和饱满的情绪。“这种形式我很喜欢,给人一种扎扎实实的感觉,做出了纪录片的效果。”她觉得,专业记者、专业摄影队伍的实时录制,是《脱贫大决战》集体责任心和集体业务能力的一种体现。

  观看完本季节目后,卢蓉教授对《脱贫大决战》的表现提出了期许。她觉得,本季节目最感人之处,在于——真。驻村记者的真诚,深入乡村的真实,探索贫困的真切,都让人记忆犹新。在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能坚守“真”心去做这款节目,是河南卫视社会责任心与媒体专业性的双重表现。

  “5+”模式凝神聚力,多方发力共创未来

  “扶贫是根基,5+模式是行动力,最重要的是,本期节目在扶贫的同时温暖了人心。”在看完第十期《脱贫大决战》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博士后、青年学者刘一瑾对第十期节目给予了赞赏。

  她表示,本期节目无论是从出发点,还是从脱贫解决方式上看,都值得借鉴与学习。“内乡县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从源头上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增收问题,还令其村民参与入股,自己做主人,积极性有了质的提升”,而最终实现脱贫的目标,在这一模式的帮扶下,只是时间问题。

  “扶贫不一定是捐钱捐物,有时候,畅通信息渠道也是一种扶贫”,刘一瑾认为,《脱贫大决战》针对内乡县的贫困本质,开办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实现劳动力的双向流通,是一种很好的扶贫手段。

  具体到节目本身,刘一瑾表示,“媒体不仅起到联结社会各方力量的纽带作用,更能将‘5+’扶贫模式传播至社会各界”。她指出,河南广电全媒体平台通过现场连线、大象市集等方式,将其传播力量发挥到极致。既可以吸引更多贫困地区关注这一扶贫模式,又能帮助内乡县早日落实脱贫政策,看到脱贫的直接成果。

  随着《脱贫大决战》的热播,越来越多的社会公益组织、爱心机构加入到助力脱贫攻坚的队伍中。在本次节目录制中,北京给予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委托节目组为内乡县捐赠了爱心物资:过冬衣服、羽绒被、羽绒床垫等。据统计,北京给予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共捐赠衣物518件,由节目组分两次代捐,其中,向清丰县捐赠衣物273件,向内乡县捐赠衣物245件。除此之外,大象TV市集还带来了哪些好消息呢?

  《脱贫大决战》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河南卫视承办,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共同举办,每周五晚21:15在河南卫视播出。

  1. [内容来源:环球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