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综艺

《为你喝彩》走进考古一线 看北大学子的考古工作日常
时间:2019-07-29 19:46:01  来源:  作者:  

  热爱的力量有多大?它能让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奋斗。上周日于北京卫视播出的《为你喝彩》中,主人公郭京宁是一位四十出头的考古工作者,单看外貌,很难联想到他的实际年龄。这个在荧幕中有些清瘦的人,在一线考古的16年间,牵头主持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150余项,发掘工作70余项,承担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着5部,用全部的心血,让时间埋藏的秘密重见天日,令文明遗迹再现曙光。

田野考古困难重重 昔日少年终成一方栋梁

  节目中,郭京宁的学妹——同样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年轻考古人王晶,独自驻守在琉璃河工作站,住在一间有“天窗”的老房子里,人可以风吹雨淋,但文物发掘工程却经不起重重考验。在地表房屋拆除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影响到地下的文物,而除了人为因素,对地下遗址威胁更大的还有天气的变化。北京夏季多雨,雨水不仅会影响考古工程的进度,还会对工地造成破坏。种种问题要求郭京宁和他的同事们必须细致谨慎,最大程度去保护文物。

  工作现场行动干练、指挥有度的郭京宁,在谈及工作中发生的趣事时笑得爽朗。尽管时常风吹日晒,但郭京宁的笑容仍带着一丝天性中的少年气,透过他认真工作的侧影,似乎还能看到那个在未名湖畔朗朗吟诵的少年,他身上所蕴含的,是来自北京大学考古系在近百年时间里不懈求索积攒出的厚重底蕴。

 

真实展现考古工作现场 《为你喝彩》选题获网友好评

 

  考古人给文物注入生命,“活”起来的文物又为大众带来生动鲜活的历史。考古工作者既是文物的守护者,也是文明的传承者。近年来,探险、盗墓类题材的小说、影视剧作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但也有部分年轻观众对考古工作产生了误解,《为你喝彩》将镜头对准考古领域,无疑是对考古工作的一次强力科普,有网友评论称,“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感觉考古还挺辛苦的。”

  本期《为你喝彩》聚焦大众好奇却有一定距离感的考古领域,不仅从工作、生活各维度展现了考古工作的日常,更深层次回答了考古对于大众的意义,将考古工作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带入公众眼前。本期节目播出后,@半月谈杂志社 @头条新闻 等众多微博大v相继发布节目片段,引起网友广泛讨论。截止发稿,节目视频全网播放量已超8700万,并保持稳定增长。节目微博粉丝覆盖人群超21亿,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巨大反响。

  考古之路任重道远,郭京宁和他的同事们仍旧会奋战在考古一线,为世人带来历史的回响。本周日(8月4日)22:00,北京卫视《为你喝彩》将与您再次相约,走进北京生命科学所,和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罗敏敏一起,见证生命科学的力量。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xiaoj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