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第二季热播,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匠艺信念,大道至简、笃行谦卑;师徒传承,惟精惟一、以心传心。《心传》将通过5个不同的故事,分别讲述痴心、知心、决心、诚心、恒心的故事,从沙漠到江流,从草原、深山到竹林,向观众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心传”之法。
维吾尔木卡姆,一种悠久古老的音乐,千百年来在茫茫大漠中传唱不绝,谱写了一个个丝绸之路上的繁华乐章。33岁的王江江凭借对传统民族音乐的追寻和坚守,致力于纪录并传承直击心灵的木卡姆音乐,为此他坚持了7年。木卡姆曲调跌宕起伏、鼓点花哨多变,没有音符和歌词,只能口耳相传,更需要在漫长的一生中用心力去体悟。民族与个人之间的传承,无需翻译,心意相通。王江江坚信,木卡姆虽没有音符,只要有心,古老的木卡姆定能历久弥新,传唱不断。
广西阳朔,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桂林漓江的水面上,一切显得平静安详,殊不知昨晚的“漓江渔火”,精彩纷呈,惊心动魄。千百年来,鱼鹰和渔民日夜相伴,黄七五和他多年的“好伙计”也相伴十几年。每一个夜晚,零星的灯映着闪烁的光痕,行动中的竹排跟着水流不断敲打着水面,“精英部队”蓄势待发。鱼鹰是工具,对黄七五来说更像是朋友、亲人。他从父辈那里学到捕鱼的经验和技巧,在成长中懂得了取舍和进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那达慕大会开会在即。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跨上马背被看作是成为男人的标志。敖日格勒打算送给12岁的儿子一个漂亮的马鞍。黑桦木是制作马鞍最理想的原料,经过去皮打磨、制作鞍桥、调整角度和弧度、定型等步骤,最起码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父亲请手艺精湛的老工匠朝日格图来帮忙,完成了对儿子寄予厚望的惊喜。蒙古马鞍是父子间的传承,曾经马鞍背负的一个民族征服世界的野心;如今承载的却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和锤炼,更是从父辈那里继承了一往无前和闯荡天下的勇气。
贵州雷公山,是苗医药的发源地,这里崇山峻岭,植被丰盛,得天独厚的资源是苗医药的靠山。苗医药擅长各种骨伤,凭借奇效打破了“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说法。苗年的斗牛活动,人潮拥挤、热闹非凡,由于病人病情十万火急,王增世不得不从这个盛大节日的会场上赶回家去。作为这里知名的苗医,王增世自幼陪父亲上山采药,是家族苗医的第八代传人。先辈尝遍百草,以肉身体味世间诸般苦痛,以凡心感受人生多种滋味。苗医药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传承,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心口相传,留给后世难能可贵的经验和方法。
浙江奉化溪口镇,竹林深处“卧虎藏龙”。61岁的毛康达是远近闻名的“竹海飞人”。勇气非凡的他,从小练就了这种本领,每天穿梭于深山竹林中。一天砍掉上千棵竹脑,要胆大心细,眼疾手快。可目前仅有六七个老人拥有这种技艺,面临着年轻人拒绝传承的窘境。这种技艺源自对父辈的模仿,对祖先们勇气的延续。我们终极一生的目标和追求,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克服障碍,突破自我局限,不断对智力、体力和勇气进行挑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历来是中国人的信仰,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心物相合,物质世界与心灵世界达到通感。从心开始、勇猛精进,
这是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心传之法。中国人深邃的智慧与洞达,精湛的技艺和古法,通过心传,将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引向高远,通向未来。大型纪录片《传承》第二季第五集《心传》将于5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敬请关注。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