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赵东泽
内容页头部banner

综艺

《国学小名士》第二季开播,上线“国学月”引爆“国学热”
时间:2018-08-10 07:58:35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原标题:《国学小名士》第二季开播,上线“国学月”引爆“国学热”

  “你好诸葛亮,你好司马光;我不想只是,做你的智囊;西厢笑元稹,竹林叹嵇康;争什么风流,吐什么芬芳……”随着推广曲《你好!诸葛亮》登上微博热搜,8 月 8 日,由喜马拉雅APP独家冠名的《国学小名士》第二季正式开播。与此同时,喜马拉雅宣布“国学月”正式开启,再掀一股全民学习国学的热潮。

  除了电视节目品牌冠名露出之外,喜马拉雅“国学月”还延伸出更多的玩法,从会员营销到内容整合。喜马拉雅利用平台优势深入挖掘国学的无穷魅力,用听众喜闻乐见的趣味形式解读国学、弘扬国学文化,集知识与趣味于一身。

  互联网公司冠名电视节目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喜马拉雅也不是第一次这么玩。上一次,喜马拉雅将音频内容搬上电视,是去年跨年的时候。不同于往年的当红明星劲歌热舞,喜马拉雅和浙江卫视一起呈现了一场思想跨年演出,请来了像马东、高晓松、张召忠、吴晓波这样的知名人士。

  “知识明星”趣味解读古今名士,海量国学移动轻松学

  不过,这一次,喜马拉雅在山东广播电视台全面升级的《国学小名士》第二季内容上做了更加深度的结合。例如,评委都是主播,更准确说是知识付费网红,包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和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江逐浪。

  在昨日播出的第一期节目中,郦波在“喜马拉雅APP国学小课堂”环节中,意外爆料:“苏轼其实是李白的迷弟”。原来,徐凝曾经不服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并以一首《庐山瀑布》进行反驳。真性情的苏东坡知道后替“偶像”摆不平,愤然写了一首《戏徐凝瀑布诗》,其中一句诗——“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便是苏轼在偶像不被尊重时,极力维护的证明。放到今日,苏轼不就是一个典型的追星族?

  在郦波老师的解读之下,国学知识是如此生动有趣。他将古今名士身上的趣闻轶事娓娓道来,昨日之事宛若就在眼前。谁说国学知识就一定枯燥乏味,在喜马拉雅上,就可以了解到国学的另一面。

  据喜马拉雅APP副总裁张永昶在节目开播发布会上透露,郦波开设的课程《郦波品读唯美诗词名篇》在喜马拉雅上的人气颇高,付费播放量近千万。胡阿祥参与的《中国通史大师课》课程,长期排在喜马拉雅热门榜前十。江逐浪讲播的《名着面面观》等名着解读节目播放量也超过 100万。

  除了上述三位导师外,易中天,蒙曼,傅杰,于丹,纪连海,马瑞芳等众多名师也都在喜马拉雅平台上解读国学。换句话说,喜马拉雅整合自家海量的新国学内容面,向潜在的知识付费用户做了一次电视传播。

  《国学小名士》第二季的回归堪称是聒噪浮华的综艺市场中的一股清流,相比第一季,内容更为国际化,选手中有喜喜、艾瑞琳等美丽的混血少女,更有非洲选手参与。而喜马拉雅目前还拥有超过 3500 万的海外用户,是中国文化出海的中坚阵地。

  喜马拉雅首创国学月,“会员福利包”助力国学传播

  喜马拉雅冠名的《国学小名士》第二季将于8月8日起每周三晚21:20在山东卫视播出,共十二期。而用户依然可以在喜马拉雅上找到音频版的《国学小名士》反复收听。这是音频媒介作为知识传播载体最大的优势。你不用守在电视跟前,在厨房、客厅、通勤路上都可以回放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部分。

  就如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余建军曾表示,音频是这个时代的竹简,是天然的知识媒体,而视频是天然的娱乐媒体。在传播文化和知识方面音频相比视频显然更得心应手。例如,今年5月,《朗读者2》登陆央视和喜马拉雅APP同步播放。这一季播出过半,喜马拉雅的两季累计播放量就已破9亿。数据背后,是大众对音频这一移动轻学习形式的喜爱,不断放大了原有节目品质,不但能看“看”更能“听”,富有文化内涵。同样,国学节目也是如此。

  基于用户对国学内容的需求,喜马拉雅此番还推出了会员国学大礼包。在喜马拉雅上搜索“国学”,将跳转至“国学页面”,免费领取“7天VIP会员”和四大“国学礼包”,成为会员后就可免费畅听郦波、蒙曼、傅杰、易中天等百位名师国学课程。

  对会员来说,这种特权显然越多越好。除了国学月的福利,喜马拉雅 “66 会员日”也在会员福利方面,设置了包括专享折扣、每天免费听书资格、每月获赠优惠券资格、线下活动福利等各类特权。

  1. [内容来源:新华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zha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