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欢之论

上海递来戏剧橄榄枝
时间:2016-01-20 16:27:51  来源:  作者:  

  作为中国戏剧创作和演出最繁荣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戏剧文化。北京更注重戏剧演出的艺术性和专业性,国内一流的戏剧导演大部分都在北京,青年一代戏剧人才在创作上也更注重实验探索和艺术追求,作品第一追求口碑,第二才是票房;而上海则更侧重于市场性和商业性,戏剧创作和文化消费紧密相关,因此诞生了不少有着精准消费人群的类型性演出,例如都市情感类戏剧、白领戏剧、悬疑戏剧……尽管艺术水准上良莠不齐,题材也比较重复,但已经培养起了上海年轻人的演出文化消费习惯,具有比较好的商业运营模式。

  因此,北京与上海两地的戏剧人,彼此之间的心理和态度都颇为微妙。北京既有些瞧不起上海戏剧的过于商业性,但又不得不羡慕上海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文化消费习惯;而上海一方面赞赏北京戏剧界艺术的创作态度和较高的创作水平,也一直觊觎北京更为广阔的市场。但一直以来,由于水土不服、口味不一等多方面原因,上海话剧到北京演出,往往口碑和票房都比较一般,反响平平。

  不过,北京和上海之间的戏剧交流一直处于非常密切的状态。基本上无论是国内原创,还是国外引进,大多数戏剧都会选择在这两个城市先后上演,无论是北京人艺、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这样的国有院团,还是各种民间戏剧团体,都会将京沪两地作为最重要的演出阵地,因此两地的院团、演出商和剧场界都保持着非常友好合作的关系,也都非常关注双方对作品的反馈和意见。

  正是基于北京与上海这种既存在差异互补,又都十分开放和包容、有着广泛的戏剧创作人群和观众人群的城市状态,因此一些有志于扩大影响力和市场范围的戏剧团队,早已向对方伸出了橄榄枝,并长期进行各种密切的合作。例如北京的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等,都早已在上海设立了基地,常年演出,在上海戏剧观众心中已有一席之地。而此次上海两家演出单位联手在北京驻场演出,没有选择之前并不被北京戏剧界看好的较为商业的“都市情感题材”和“白领戏剧”,而是选择了比较具有文学基础、兼顾艺术与商业,在上海已经非常成熟而北京演出市场则处于稀缺空白的“悬疑剧”来打头炮,可谓深思熟虑,野心不小。不管怎样,对于观众来说,能够看到更多元更丰富的演出,当然是一件好事。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guohui]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