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演艺机构

微票儿格瓦拉联手 演出票务洗牌
时间:2016-01-07 15:20:08  来源:  作者:  

 

票务市场

票房是演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票务也成为演出市场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已有包括大麦网、永乐票务等多家第三方票务公司,并在该市场形成一定规模。但在近日,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影时代”)与上海格瓦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瓦拉”)正式宣布合并,且这两家公司也对演出票务有所布局。那么,二者的合并又将给演出票务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呢?

二者合并资源共享

日前微影时代与格瓦拉合并的消息引发众多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人认识这两家公司主要是因为电影票务,但实际上微影时代和格瓦拉已经在演出市场有所布局。

据公开资料显示,微影时代旗下平台微票儿自2015年初正式上线后就已开通演出票务领域,截至目前,微票儿已进驻1200多家剧场、体育馆和展馆,并承接了包括草莓音乐节、爵士音乐节、乐谷音乐节等音乐节。数据显示,去年微票儿重点音乐节总代占比为30%。此外,微票儿还发起过开心麻花、李宇春演唱会、冰川时代冰上秀等项目的票务抢票活动。

而格瓦拉则是在2010年开始用演出替代KTV和酒吧业务,目前,格瓦拉主体业务由电影、演出和运动三大板块构成,且已和一些演出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并于去年成为第三届乌镇戏剧节的独家票务代理。公开数据显示,现阶段演出领域带来的收入已经占到格瓦拉全部收入的20%左右。

在微影时代和格瓦拉合并后,尽管双方将实行双品牌独立运营,但两家公司在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源势必会进行共享,而演出也是两家公司合并后计划联合布局的领域之一。

群雄逐鹿争夺市场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现阶段演出票务市场不仅存在专门针对某个地区的第三方票务公司,也还有包括如大麦网、永乐票务、中演票务通等已布局多年并向全国扩展的第三方票务公司,并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分销渠道或分支机构,占据一定市场规模,其中中演票务通曾成为音乐剧《猫》和《妈妈咪呀!》中文版的票务总代理,实力均不容小觑,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与此同时,部分第三方票务平台现已从单纯的票务延伸至产业链的上下游。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看来,票务市场的竞争一直处于激烈的状态,优质项目和剧院资源也相对有限,虽然微票儿和格瓦拉在电影票务市场已占领一定规模的市场,而未来双方将会集结资源联手布局演出票房,但所遇到的市场竞争也是不容忽视的。此外,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微票儿和格瓦拉即使联手也很难在演出票务市场获得话语权,市场格局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尽管市场竞争较大,但微票儿和格瓦拉自身也具有一定优势,由于其在电影票务领域拥有一定的市场和用户,并建立较为完整的链条,可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分析,将电影观众转化为演出观众,从而扩大演出领域的用户群。此外,微票儿和格瓦拉背后的资本力量也较为雄厚,股东包括腾讯、万达等,这或许也能为其在今后的发展和合作中提供较多资源。

未来行业将趋于整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演出也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时的主要选择之一,走进剧院观看演出的观众也在增加,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票务这一领域进入演出市场,而微票儿和格瓦拉的联手也不会是演出票务市场发展过程中最后一个触发行业变动的事件。

此外,为了形成规模效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各个第三方票务公司也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比如永乐票务于2014年进行企业改革,发展为永乐文化集团,并陆续成立永乐演艺、永乐影业、永乐体育、永乐韩国、永乐经纪、永乐科技和永乐金融等子公司。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演出票务市场上还未形成具有绝对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或平台,“真正具有话语权的第三方票务公司应拥有大量优质的资源、成熟的运作能力和强大的资本实力,但现在还未出现已全部具备条件的公司,因此未来的市场格局还会继续发生变化”。

陈少峰认为,随着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业内将会出现合作、并购的趋势,使得单独的第三方票务公司汇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最终实现3-5个巨头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方向,同时这也会提高行业门槛,使得少数公司占据大部分市场。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guohui]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