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演艺人才

贾一平《北京法源寺》表演出挑:忘掉戏再上台
时间:2016-01-26 15:28:56  来源:  作者:  

  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之后16年没有登话剧舞台的贾一平,此次在田沁鑫话剧《北京法源寺》中出演谭嗣同一角,被定义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这个历史人物留下的照片上目光执拗,双手合十。而贾一平在舞台上将其最后慷慨赴死的结局进行了合理化演绎,谭嗣同是佛教徒,他既有入世的执着,也有出世的洒脱。

  贾一平(右一)出色扮演谭嗣同获得观众肯定。北京晨报记者 柴春霞/摄

  虽然《北京法源寺》的阵容星光熠熠,集中了奚美娟、周杰等实力派搭偶像派的演员阵容,但对于贾一平在该剧中的表演,观众众口一词给予了最多的好评。贾一平扮演的谭嗣同终于摆脱了“一根筋”较劲的符号面目,呈现出更多智慧和灵光闪现的可爱形象。

  贾一平从小生活在戏曲世家,之前中戏上学时按照他的形象如果划分行当来说应该是“小生”,而田沁鑫导演在该剧中给贾一平的定位是“武生”,这一下子让贾一平有点没抓挠,“跨着行当呢,我够不着!”为此,贾一平也暗暗下苦功,在话剧院每晚排练结束已经是深夜,他还跑到京剧院找了个武生老师给他上课,学习武生在舞台上的动作,一招一式该怎么走,“舞台袍子要不要提一下,步伐要怎么迈才看起来扎实,这身段必须要练。”所以,观众看贾一平的表演既是扎实有内功的,又带着空灵的淘气感,大概就是因为这私下的“小灶”所致。

  《北京法源寺》这个戏时空交错展现,有时你扮演的是这个人物,有时又要跳出历史的框框来看待当时的人物,有时要和其他演员搭戏,更多的时候就是自己对着观众碎碎念的独白。“这戏难演”是所有演员的共识,大段有韵律感的台词听着悦耳,记下来真难,而且一旦忘词是没有人能帮得上的。演出之前,当所有演员都在“默戏”把所有台词再默念一遍加深印象的时候,贾一平反其道而行之,他要把所有的戏都忘掉,正如他当年启蒙老师告诉他的,“忘记那些所谓的设计,上场前只想仨字——我来了!”贾一平说:“如果每天晚上都重复那些调度,那样就会把戏演死,就像戏曲里演成一个程式化的规定动作,我不去想整场戏怎么演,等上场后再想行动,把即将演的戏先去忘掉!”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guohui]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