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诸子百家

故宫“掌门人”单霁翔谈文化创意:600岁故宫也时尚
时间:2017-03-27 11:18:08  来源:腾讯网  作者:  

   故宫“掌门人”单霁翔的博鳌之行似乎“偏了题”:不谈文物,谈起了APP和VR(虚拟现实)技术。

  

 

  图为雪中的故宫博物院。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代的皇宫,其于1420年基本落成,到2020年故宫将走过600个春秋。

  正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年会的故宫博物馆院长单霁翔看来,近600岁的故宫绝不是老态龙钟,它以时尚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故宫有着多重身份,它既是世界最大规模木结构建筑群,也是完整的宫殿建筑群,还收藏着世界最多的中国文物,也是全世界年接待观众最多的博物馆。

  

 

  从景山俯瞰故宫。

  “对于故宫来说,现在应该何如面对多重身份和多元的观众群体?”单霁翔自问自答:

  “过去按藏品保管、学术研究、社会教育排序显得高冷,把教育提到最前,跟人们生活密切了。”

  “进而觉得教育非灌输而应对话,于是藏品上网,制作了APP和VR,通过新技术传播。”

  “进而发现开发文创产品能与历史呼应,于是打开一扇扇窗户,故宫进入千家万户。”

  

 

  游客在故宫游览。

  “高大上”的故宫从被时代推着走,到如今主动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单霁翔说,近年故宫制作了多款软件,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紫禁城的历史。他最喜爱的是一款针对9至11岁儿童的APP《皇帝的一天》,这款游戏让儿童寓教于游,体会到做小皇帝也是“蛮拼的”。

  2016年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火了,这让文物修复从小众的专业技术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单霁翔则对此片大热始料未及,“制作时觉得节奏非常慢,可能适合中老年人,没想到点赞最多是年轻人。”

  “最重要是创意。”单霁翔说,文创产品要研究当下生活,只有实用性、互动性强才能使人们更多了解历史。

  单霁翔介绍,故宫博物院过去四年间“脑洞大开”,研发了9170种文创产品,“博物馆开展文创产品研发就是本业,这不是副业也不是不务正业。”

  近600岁的紫禁城浑身上下都是故事。神秘了许久,今天人们更关心这里藏着多少有生命的文物。

  在博鳌参加“创意经济:从文明古国到文创强国”分论坛时,单霁翔脱口而出故宫博物院9371座古建筑里收藏了231类1804558件(套)的文物藏品,他也透露,目前所有藏品全部上网,且VR、4K等技术早已开始运用。

  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同根同源,将共同迎来600岁生日。单霁翔说,两岸故宫近年来都在致力于最大限度将文化资源融入社会生活,精细保管文化产品。台北故宫文化产品创意较多,实用性较强,对北京故宫是很大启发。

  单霁翔介绍,目前故宫正在用新技术让国宝《清明上河图》动起来,观众走进模拟空间,就可穿越时光穿梭于北宋市井。

  “800多个人物,20多条船,图在动人物也在动,从清晨到傍晚,有音乐有表演……”他如是说。

  1. [内容来源:腾讯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