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国学有着自己的存在方式,一代代中国人在默记吟诵、推敲诠释推陈出新,形成中华文化不竭的精神长河。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开启,中华传统国学遭遇全面挑战。正在举行的“世界性百家争鸣与中国哲学自信——纪念冯契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哲学学者戴兆国提出建设新国学:充分尊重传统国学的思想和实践方式,积极吸纳世界文化创造进程中的各种优秀精神资源,从而整合出一个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新国学体系。
戴兆国指出,秉承传统、开放和创新的方向是新国学之新的本质要求。这位学者企望中华新国学能够以中华文明资源为基础,激起全球性的诸子百家时代,唤醒人类智慧再造的洪流。他并不主张无选择、无加工地全盘继承传统国学,同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世界不同区域闻名所创造的文化都应该是新国学吸纳的对象。
关于中华新国学的创新性,戴兆国表示,新国学不可能走回头路,也不可能幻想那种田园式的谈经论道、散发岩咏,更不能走封建一统的天朝之路。这位学者指出,新国学思想创新是引领。新国学建设的思想应立足于人类未来发展方向,逐渐摒弃各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尤其要摈除各种偏执的非理性宗教。在戴兆国看来,中国传统儒学所倡导的天下主义、古希腊哲学追求的理想国、以及马克思主义所高扬的共产主义等都是新国学建设所必须具备的未来远景观点。他说,中华新国学带给人类新文明的理想是:人类远离战争,整个社会安宁,国家运行有序,人民生活安逸,文化艺术繁荣,人人自由幸福。
今年是中国哲学家冯契诞辰百年,“世界性百家争鸣与中国哲学自信——纪念冯契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3日正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和港台地区以及北京、上海高校、科研单位的百余名学者出席会议。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