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诸子百家

巴中八旬老人酷爱书法 20多年手抄古文超千万字
时间:2017-04-20 11:07:22  来源:腾讯网  作者:  

   

屈建功老人正在抄写古文

 

  屈建功老人正在抄写古文

  历时20多个寒暑,以宣纸、毛笔蝇头小楷抄写四大名着以及其他古典书籍超千万字……在巴州区白庙乡赵山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老人屈建功,耄耋之年的他不好抽烟不好喝酒,却喜欢将自己关在书房用毛笔小楷抄写古典名着。从1994年至今,这位老人在20多年里的时间,先后抄写《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等十多部经典古文,其抄写成品超千万字。

  

老人整理成册的书法手稿

 

  老人整理成册的书法手稿

  自小习字 退休重拾书法梦

  初次见到屈建功老人,就给人留下了深刻映像,老人背微驼,银发银须,很是健谈。走进老人的书房,墙上“精气神”三个字仿佛告诉我们这位老人别样的精神气质。“我们那个年代能够读书识字的孩子很少,我们家虽然也不富裕,但父母却咬牙坚持让我进私塾识字读书,期望我未来光耀门楣。”谈起对于书法的启蒙,屈建功老人告诉记者,他6岁时就被父母送到了乡里的私塾学习,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喜欢上了书法。

  “我的启蒙先生名叫屈梦修,曾是清朝的一位师爷,后来在乡里做私塾先生,他曾经常告诫我们必须写好毛笔字,因为‘字如其人,人亦如字’。”屈建功说,他小时候因为写毛笔字,没少挨先生的戒尺,但他也喜欢上了写毛笔字,上小学、中学、高中以及后来工作只要有时间他都爱抽空练字。

  1994年,屈建功老人从当时的县丝绸公司内退,退休后他选择继续追求年轻时的书法梦想。“人家都说老有所为,我就喜欢挥毫泼墨,每当满屋墨香的时候我的心情就无比愉悦。”屈建功老人说,这20多年时间里他每天都会花上大半天来练习书法,头发都从斑白写成全白,但他却乐此不疲。

  

屈建功老人抄写的《西游记》手稿

 

  屈建功老人抄写的《西游记》手稿

  练书法:老伴“抗议”20年 仍每天坚持从不间断

  从1994年开始,屈建功老人就开始系统地抄书,从最开始的《道德经》开始,20多年他先后完成了《古文观止》《唐诗》《宋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百家姓》《千字文》《大学》《论语》等十多部经典古文,其抄写成品超千万字,手抄本装订起来达200多本。其书法作品更被巴中市书法协会一位负责人称为:字字工整、错落有致,其独特的书法艺术在稳健中见飘逸、清新中见灵气。

  “书法贵在坚持,我最开始身体还好的时候,每天都坚持从早上6点起床抄书,一天最少抄8个小时,现在一天也至少抄上4个多小时。”屈建功老人说,抄书对他来说不但是誊写,更多的是体会书中内容让自己心灵得到升华,“抄写的每一个字都是艺术品”,如果抄写的作品不能让他自己满意,他都会将作品撕毁重抄。

  

屈建功老人用坏的毛笔

 

  屈建功老人用坏的毛笔

  在屈建功老人的书房里,见得最多的除了老人的书法作品,更多的则是已经废弃了的砚台和写秃了的毛笔,粗略一数有近20块砚台和上百只毛笔。“这些东西都是老头子用坏的,他一直都没舍得扔。”,屈建功老人老伴李清芳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屈建功老人练习书法她是比较反对的,因为屈建功老人为了练习书法,不仅不帮家里做农活还反而将自己每个月仅有的退休工资给花费了,她“抗议”了20多年但都没起作用。

  

屈建功老人的书房

 

  屈建功老人的书房

  抄书为给子孙留下精神财富

  “为后人留遗产还不如留下这些书法作品,我的这些书法作品大部分都收藏着准备留给后人,我想让后人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屈建功老人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当初我的启蒙老师教会了我‘字如其人,人亦如字’,今天我也想让我的孩子和孙子们了解这些。”据屈建功老人介绍,最近几年他除了日常练习书法外,还喜欢到处与人交流书法和宣传传统文化,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毛笔字,喜欢上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

  每年寒暑假,老人的孙子孙女回老家看望他的时候,他都爱教孩子们练习书法。屈建功老人表示,让孩子们学习书法,既是培养孩子们静心的毅力,也是锻炼孩子们对心性的控制,更是让孩子们在那一字一句的古文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

  1. [内容来源:腾讯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