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诸子百家

济南非遗有了洋徒弟 牙买加姑娘学习胡琴制作技艺
时间:2017-05-07 12:14:12  来源:中国孔子网  作者:李晓梦  

   

 

  4月28日下午,牙买加姑娘代丽娅跟随“Touch 山东”外国友人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走进杜福庄胡琴铺,体验胡琴制作工艺。

  

 

  在杜文源的指导下,代丽娅打磨起琴筒来有模有样。

  在济南鞭指巷内,坐落着一家以手工制作胡琴为主的铺子,店面不大,却已经传承了上百年。近日,这家名为杜福庄胡琴铺的百年老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徒”——“Touch 山东”外国友人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的忠实粉丝、在山东大学留学的牙买加姑娘代丽娅。

  1915年开设的杜福庄胡琴铺到现在已经传承了上百年,作为第三代传人的杜文源从1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作胡琴,如今已经35年。在杜文源的记忆中, 他从小就是闻着木屑味长大的, 做胡琴几十年,这股味道他无比熟悉。

  杜文源说,做琴要几十道工序,要做出一把出色的胡琴,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马虎。桌子在日积月累中的打磨中已经变得坑坑洼洼,布满了木屑。在杜文源的指导下,“洋学徒”代丽娅打磨起琴筒来也是有模有样。

  琴杆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杜文源告诉记者,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乌木或红木,最常见的是竹子。一截凹凸不平弯弯曲曲的竹子要变成一把琴杆,需要抹上蜡在酒精灯上烤软, 然后一点点调直。

  杜文源告诉记者,抹蜡是为了保护竹节不会被烤焦, 火烤的竹子稍软, 就要一点点调直。因为竹节面积比较小, 需要用酒精灯一点点烤。火烤,调整,再烤,再调,如此不断重复,直到竹节没有任何弯曲,方能成为一把合格的琴杆。

  看似简单的工序,需要的是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也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代丽娅认真体验了这道工序,直言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杜文源一边手把手教徒弟一边说,这只是做胡琴的工序之一,做一把胡琴需要几十道工序, 复杂得很。通常做出一把京胡需要5天,二胡则需要10天至半个月,一年下来也只能做几十把。

  有意思的是,杜氏三代人都是制琴高手,但却不会拉琴,最多也就懂得拉琴的姿势。尽管如此,与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杜文源深谙制琴的奥秘,什么样的琴杆和琴筒好,什么样的琴杆和琴筒搭配在一起效果好,他都了然于心。短短几分钟,代丽娅便在杜文源的指导下初步掌握了握琴的手势,开始当起了师父,教起了同伴如何握琴。

  作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杜福庄胡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杜文源最大的心愿是能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坦言,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够耐住性子学习这些老手艺,现在他正在努力培养儿子的兴趣,希望儿子接过他的衣钵,把祖传了上百年的手艺继续传下去。

  1. [内容来源:中国孔子网]
  2. [内容作者:李晓梦]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