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诸子百家

98岁仍造“纸弹”的新闻老枪:执子之手、执笔一生
时间:2017-05-12 07:28:18  来源:中新网  作者:叶攀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7年2月7日,广东省委宣传部长慎海雄到中新社广东分社走访调研,将一只雄鸡赠送给张宝锵老社长。

  “我这辈子,执一人之手60年,从武汉到香港再到广州,夫妻携手从事新闻工作;执笔66载,从中国新闻社到澳门日报再到千岛日报,向全世界展示真实中国的美好前景。”98岁的张宝锵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戏称自己是新闻老枪,“我还会不断造‘纸弹’,直至生命最后一天。”

  初夏时节,记者一行走进张宝锵老社长位于广州天河的家中,穿着短袖的张老微驼着背,正坐在阳台前的一张硬木椅上读报。

  “我每天都会在客厅看书读报写稿,陈凤萍在那看着我呢。”张老指着客厅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说。张老口中的陈凤萍,是陪伴他60年的妻子,已于2005年因病去世。

  见记者抬头端详照片,张老说:“这照片是凤萍生病好几年后拍的,她年轻的时候很苗条很好看。”或许是为了印证自己的话,张老从书柜中捧出相册,“看,这是我们的结婚照。”照片中,凤萍穿着婚纱,依偎着西装革履的张宝锵,才子佳人,很是般配。

  

点击进入下一页

 

  18岁的官小姐陈凤萍,嫁给年长她9岁的穷学生张宝锵。 受访者提供 摄

  1945年,张宝锵在国立武汉大学历史系读书,因抗战,当时的武大迁至四川乐山。第一次见面是在凤萍姨妈家,当时张宝锵和几个学生在一楼的客厅听唱片,无意中抬头,见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子,缓缓从二楼走下,“我还记得那首曲子是《雨打芭蕉》,她仿佛是踩着叮叮咚咚的古筝琴声,就这样一步步走进我心里。”

  凤萍的姨妈是国民党中将曾扩情的妻子,因也是广东人,曾夫人时常邀请广东籍学生去她家吃饭听曲。原本在成都上学的凤萍,转学进入武大外文系,因跳级数学跟不上,张宝锵就自愿当起了家教。第二年,18岁的官小姐陈凤萍,嫁给年长她9岁的穷学生张宝锵。

  战火纷飞的年代,原本在四川乐山报社工作的张宝锵辗转到了香港。1951年,他受邀筹建中国新闻社,夫妻俩便回到广州,携手从事新闻工作,夫唱妇随,在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一干就是30余年。

  1985年离休后,张宝锵受聘于澳门日报社,担任该报广州办事处主任,每天都和普通记者一起外出采访、摄影,效率惊人,仅1994年一年间在报纸上发表的文字稿就达到414篇、图片154篇;1997年,时年78岁的他又到曾参与创办的《炎黄世界》杂志,担任副总编辑,不离采写;2001年,他支持印尼《千岛日报》,为该报主编《中华文化》副刊,撰写大量专栏稿件。

  

点击进入下一页

 

  98岁仍坚持写稿的新闻老兵张宝锵

  66年来,他撰写的专栏文章数不胜数,其中“海峡两岸关系探微”专栏,共180篇,聚焦台湾问题,观点明确史实翔实。

  因为总是奔赴在新闻第一线,张老成为广东新闻界有名的“七勤”记者:腿勤走、眼勤看、嘴勤问、耳勤听、脑勤动、手勤写又勤拍。2012年,他获得首届广东新闻终身荣誉奖。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张宝锵似乎越战越勇、越战越欢。谈到最近的计划,张宝锵说他将继续写完《霍英东传》,还打算写一系列介绍中国、美国的文章,让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了解中国的美好和中美的关系,并通过华人华侨影响当地的人民,使得全世界人民都了解中国、支持中国、倾向中国。

  “我手中的笔就是枪,我会不断造‘纸弹’向全世界发射,直到有一天去见凤萍。”再次提到妻子,张老的眼眉有些低垂,微笑着的脸上,那双被皱纹包裹的眼睛有泪光闪过。(完)

  1. [内容来源:中新网]
  2. [内容作者:叶攀]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