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5月29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胡晓春)“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借南方橘树书写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如今,熟悉的诗句被高声吟诵,依旧让人荡气回肠。5月28日下午,长沙市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端阳诗舞·大汉雄风” 端午诗会在长沙大汉汉园汉学院举行。诗词爱好者齐聚一堂,吟诗诵词,缅怀中华先祖,传承华夏文明。
长沙市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端阳诗舞·大汉雄风” 端午诗会
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文明办、长沙市教育局指导,中共长沙市望城区委宣传部、长沙市望城区文明办、长沙市望城区教育局主办,潇湘诗会、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大汉汉园汉学院、湖南天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执行。
中国吟诵学会专委会专家、湖南吟诵学会会长史鹏,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着名作家、诗人谭仲池,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湘文化研究会会长周秋光,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南大学国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孝昕,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姚伟红等诗词爱好者参与了本次活动。
学者齐聚:着古装祭先贤 诵诗词传经典
两千多年前的一个五月,屈原走进汨罗的波涛,历史长河浪淘尽,屈原那舍身取义的精神,那浪漫的爱国主义诗篇让我们万古长叹。今天,“端阳诗舞·大汉雄风”端午诗会便带领大家走进了历史的长河,感受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中国吟诵学会专委会专家、湖南吟诵学会会长史鹏高声吟读祭文
主祭、从祭就位,身穿红色汉服、发束红色绸缎的两位芊芊女子,一人端净盆,一人持方巾,为祭祀者净手。乐声响起,全体行三拜礼,祭祀者进行初献、亚献、终献,分别将酒水、粽子、咸鸭蛋、鲜花、水果献至祭坛前。90多岁的史鹏老先生高声吟读祭文,如泣如诉,场面令人动容。
天责文化带来的《屈原投江》情景剧,生动的再现了屈原满腹忧愁,绝望投江的场景;《将进酒》吟诵,在铿锵的鼓声中,史鹏老先生用慷慨激昂的情绪将此诗豪迈气概演绎得淋漓尽致;朗诵艺术家、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系副主任翟清则用吴侬软语,读出了《小饭午的端午》一诗的俏皮可爱;大汉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付胜龙诵读的原创诗词《大写的汉子》,“扛一肩大写的责任,燃一团大写的火焰,洒一路大写的汗水,刻一幅大写的画卷……”字里行间满含壮志豪情……
星城实验小学的朱艳红老师是今天活动的主持人之一,今年年初,热爱诗词的她加入了潇湘诗会,她感言:“每每诗会召开,聆听各位诗人、作家、朗读爱好者用自己的声音诠释诗作,常常会泪眼婆娑,这是一种心灵的触动,灵魂的洗礼。我觉得诗词不完全是阳春白雪,它既有文人雅士的佳作,也有凡夫俗子的偶得,它属于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他表示,自己将继续跟随潇湘诗会的脚步,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使命,让更多的人在诗歌的海洋中,找到一个心灵港湾。
稚童围坐:听经典学美德 品粽香过佳节
活动现场,除了成年学者来来往往,身穿各类汉服的孩童,也正襟危坐在席间,认真地欣赏着各位前辈们的诗词吟诵和歌舞表演。
芙蓉区马坡岭小学的刘文蓓老师,带着自己上幼儿园的女儿一起来参加了今日的端午诗会,“无论我们学什么东西,都应该先学好我们的母语,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将我们的传统诗词、国学文化忘得一干二净,今天我带女儿一起来,就是让她从小就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她身上能有这种古典气质,这种气质是我国独有的,是很美好的。”
“小河如此蜿蜒,我站在河边,面带笑颜,双手合十,许下最初的誓言……”现场诗友朗读展示环节,望城星城实验一小的朱文婕小朋友在母亲的鼓励下,走上台,为大家诵读了自己创作的小诗,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她从小就喜欢读诗,现在开始自己慢慢创作,学诗的孩子都是彬彬有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文明礼仪和气质培养都有很大帮助,这种涵养是只能从诗中学得的。”
望城星城实验一小的孩子们,用诵读、吟唱、舞蹈等多种的方式,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精彩的节目《追月》,表演过后,他们充当小小志愿者,将活动方准备的粽子,分发到了每一个来宾的手中。穿着别具特色的汉服,品着糯糯的粽子,听着时而悠扬、时而豪迈的诗词吟诵,这个端午节味正浓。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