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诸子百家

美国博物馆用“超能力”讲述八仙过海
时间:2017-08-14 17:45:29  来源:中新网  作者:何建为  

   

点击进入下一页

 

  宁珊(前)和马麟在青海省博物馆参观。 主办方供图

  “你知道埃德加·斯诺吗?他就出生在我们博物馆的所在地——堪萨斯,”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东亚部主任马麟(Colin Mackenzie)这样介绍他的博物馆。

  据马麟介绍,在美国中部,很少有博物馆收藏大量中国艺术品,而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却是美国收藏中国艺术品的五大博物馆之一。位于博物馆二层的常设展“中国寺庙”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展馆。

  同样来自美国的宁珊(Susan L. Beningson)是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亚洲艺术馆助理馆长,这座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从20世纪初就开始设立了中国文化馆馆长。

  7月24日,马麟和宁珊作为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代表参加了一年一度在北京举行的汉学界思想盛会“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的时候,马麟和宁珊谈到了他们的博物馆如何通过艺术品来讲述关于中国的故事。

  不担心美国观众不接受中国艺术

  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邀请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26位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智库学者以及国内的19位着名学者,在两天时间里,他们就三大议题——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中国方案和全球治理、共同的发展和共同的价值观进行主题发言。

  在座谈会上,马麟作了题为《宋代文明:世界的首次文艺复兴?》的发言。他认为,宋朝和文艺复兴的欧洲一样有现代性。他以宋代绘画举例,“宋代更多是画风景,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如何用画展现远处的风景或者展现重叠式的远处风景,在10世纪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马麟所任职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是在亚洲之外最重要的中国书画收藏机构之一,尤其是10世纪至13世纪的作品,包括许道宁的代表作《秋江渔艇图》、李成的《晴峦萧寺图》等。

  不过,马麟说他们博物馆最受欢迎的是一尊放置在二楼的木雕“南海观音”,“在很多博物馆,第二层的参观人数要比第一层少,但是位于二层的中国寺庙展馆很受欢迎。这尊南海观音在我们网站上的点击量也是惊人的。”

  在这个常设展里,有来自北京智化寺的藻井,也有来自山西广胜寺的壁画,辽、金、元代的雕像,清朝的寺庙大门等,“重组”了一个中国寺庙。马麟说,他一点都不担心这个常设展的参观人数。

  

点击进入下一页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李成作品《晴峦萧寺图》。

  必须用对的故事解释中国艺术品

  座谈会结束后,7月26日,与会的一批专家、学者又去青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作为艺术史专家,马麟和宁珊将青海省博物馆和考古所作为他们考察的一站。尤其是在考古所看到了一段唐代的丝绸,还曾令马麟有种冲动,想要在美国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展览。

  在美国做关于中国的展览,马麟认为有两个标准,第一个就是艺术品必须是高质量的。“我也和某些中国机构合作过,他们不明白,如果你在美国展示的是质量差的艺术品,或是不那么重要的作品,或者复制品,那么你的博物馆信誉会受到伤害”。第二个标准就是如何给对中国一无所知的美国观众,解释这些艺术品,“必须是对的故事,观众才能理解”。

  如何讲述一个好故事?作为布鲁克林博物馆亚洲艺术馆助理馆长的宁珊深有感触,她发现在展示青铜器的时候,如果只是告诉观众这些是祭祀的器皿,那些20多岁的年轻观众,就会低头看手机,然后走过去了,根本不会停下来仔细看作品。

  “对于中国艺术品来说,我觉得常见的说故事方法,就是用一个艺术品来讲述中国的历史,”宁珊说。她还举例补充说,在展示一件“八仙过海”的瓷器时,她用了一个词“超能力”。她发现学校的孩子们听到这个词都会仔细听这件瓷器背后的故事。

  Q&A

  在美国博物馆里,什么类型的中国展览最受欢迎?

  马麟:对于美国博物馆来说,有两类展览非常受欢迎,一类是兵马俑,一类就是故宫藏品。我当初到我们博物馆任职的时候,就下决心,不要做关于兵马俑的展览。这是一个很自私的决定,因为这类的展览我已经做过了,我也没有更多新的想说的东西。

  对于中国博物馆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马麟:对于西方观众来说很不一样,因为中国观众首先很了解中国。中国的博物馆很像欧洲那些展示欧洲自己文化的博物馆一样,我觉得如何展示这些作品的美,这是很重要的。

  中国的博物馆这些年变化非常大,年轻的策展人更加开放、更有创意,像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这些年发展都很不错。

  宁珊:这些年,中国的博物馆在做展览这方面也改变了很多。以前故宫博物院的展览,就是把那些展品一一陈列,这些年他们在展示上非常用心。

  采写/新京报记者 何建为

  1. [内容来源:中新网]
  2. [内容作者:何建为]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