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诸子百家

代大权:中英版画重在艺术本体的鉴比
时间:2017-08-28 17:28:32  来源:人民网  作者:代大权  

   

 

  代大权 绘事后素 黑白木刻 180×240cm 2015年

  继2016年的中美交流,今年8月18日,国家版画院再度与宁夏银川市政府联手举办中英版画交流展。今后,这类与海外的交流展会更多。想法或有两个,一是鉴别,作品挂在哪里,画如止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不鉴则竭。二是比事,引义此事,必得其偶,不比则疳。经过鉴比,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提高。

  中西方绘画的哲学背景不同,形成方向各异的发展,一元论的天人合一与二元论的物我两分,不但在绘画的表现物性,更在艺术的人格精神上,作用和影响着中西方的画家。表现物性决定了表现语言的差异,也作用于画家的形象思维,最后形成不同的审美旨趣。

  但版画与版画的鉴比却没有表现物性的横塞,同样金、石、木、丝的物质版材,同样凹、平、凸、漏的表现媒介,同样圆、角、钭、平的刀具刃口,因而也形成了中国与英国版画家同样的审美旨趣,所以,如果油画与国画如同英语与汉语般不易兼容,版画与版画就无需语言,看画即可。

  

 

  广军 改天换地 45×74cm 2016年

  看画便首先看到概念,诺斯罗普在《东方直觉的哲学和西方科学的哲学互补的重点》一文中曾对概念的类型下过定义,一是直觉,二是假设,前者直接领悟,后者需要演绎。我们在中英版画作品中看到的不同正是概念的不同,不同之和便是超越于概念之上的规律,在艺术规律的统摄下和而不同。中英版画交流展,集中了两国最优秀的版画家,我以为他们的创作理念甚至比作品更具品质感,所以中国版画才有着世界级的优秀和中国最纯粹的美术之誉,如始终坚持自己艺术追求的倾向和表现的法度,在挣脱了物欲的束缚后,只听凭内心的感悟,坚持真正的艺术不为任何实用目的的广军;如强调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卢治平;如认为格物致知的同时,格物自知的张远帆;如努力实践以自识为核心的视觉思维方式,强化排他性的创作方式的雷务武;如利用版画的介质而探寻中国传统水墨的精神品质,冀望版画气质与水墨趣味相得益彰的王立星;如将艺术观建立在对人生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所做的思考与实践,试图揭示时下纷繁社会中人的生存与精神状态的苏新平;如在自己的作品中包含传统与当代的双重因素,并强调技术的表达是为了更易进入虚拟空间演变对象,对某种真实性进行纯化编码的陈龙;等等。

  英国的版画家埃斯维多·罗得盖斯则是在自己的凹版作品中寄托了对历史与宗教的向往,并以构成和拼接的画面整合出表现的意境。诺尔曼·阿克亚德的凹版作品以虚实之间的存在为主题,淡化了风景的情节而突出了语境的虚幻感。凯瑟琳·琼斯更专于版画物性条件下的绘画性表达,在相对简单的流程中试图掩盖制作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反复出现的主题,如操场结构、温室之中、树木与浴缸等,都在唤起人们对庇护、包容、安全、保护的意识。皮特·劳恩斯的作品大多为木口木刻,虽然采用了树脂合成材料来替代黄杨木的横断面,却获得了审美视觉的新拓展。劳拉·罗斯勒在自己的作品中鼓励人们抵制现代文化中的迅速和完美,倡导人与人之间更多的肢体接触,甚至主动追求“人为的失误”,她认为凭借视觉的研究以及对社会低俗艺术的批判,可以体现数字时代人为失误的重要意义,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对话。

  

 

  卢治平 落英 丝网 76×86cm 2016年

  我想,无论中国的版画家还是英国的版画家,在本质上实际比外在形象更相似,尤其通过版画创作的主题和表现的画面,观者不难看到什么是艺术的真诚与纯粹,这次展览在57名中英版画家的171件作品中,国籍与民族、版种与技法、辈分与年龄、地位与影响都不及观念与规律,对艺术本体是否纯粹的鉴比才是展览与交流最高的价值、最好的结果。

  宁夏与英国相距近1万公里,如果以每小时6公里的步速走到英国,得56天,即使将来修通高铁,250公里的时速也得跑一天。之所以在宁夏举办这样一个非常专业也比较学术的交流展,不仅仅因为在中国的版图中,英国与宁夏是相距最近的区域之一,更因为宁夏地方政府对文化建设的真诚投入,宁夏版画家对展事活动的倾力付出,通过版画的媒介,宁夏将成为具有文化特色与品质的塞上绿洲。

  (作者代大权 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1. [内容来源:人民网]
  2. [内容作者:代大权]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