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诸子百家

李辉回应“黄山”复名“徽州”:诸多质疑不应熬成一锅粥
时间:2016-07-25 05:39:20  来源:国学网  作者:  

  李辉 《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上世纪90年代初,撰文《可惜从此失荆州》,推动湖北省荆沙复名荆州;1998年,撰文《可惜从此无徽州》,反对徽州更名为黄山;2010年,撰文《襄樊何不称襄阳》,推动襄阳复名;今年4月,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掀起徽州是否应该恢复的大讨论。

  记者:最近有报道认为,将“黄山”复名为“徽州”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是否考虑到“黄山”这一名字对当地经济拉动作用,对此,您怎么看?

  李辉:改名黄山后,当地旅游业是发展了,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因为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与此不相关的文化景观很多被破坏掉了,现在徽州的老房子、老建筑已经很少了。再比如,最近10多年来,黄山当地经济收入远比附近的九华山要低得多。打造徽文化和油菜花旅游的婺源,旅游收入增长速度也很快。

  因此,改地名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让一个地方经济长盛不衰,相反可能让一些地方的经济失去了向纵深发展的机会。现在可行的办法是,强调徽文化的徽州设市后,主打旅游的黄山可以作为一个区存在,实现旅游与文化并举。

  记者:您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轻率改名?

  李辉:一个地方的改名,涉及到程序问题。现在很多地方改名就是一些政府领导脑子一热,说改就改了。但是,地名和生活在当地的群众关系最密切,需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

  所以,我非常赞同无论是改名还是恢复地名,都要有严格的程序,这也是为了避免一些地方跟风改名。如今每个地方都有人大、政协,黄山改名徽州,应该拿到当地两会上讨论、论证、投票。

  记者:有人认为黄山如果改回徽州需要的行政成本需要1亿元。

  李辉:我很奇怪这个数字是如何得来的。另外,有些所谓的成本是不用计算的,比如二代身份证都有时间年限,它不存在更换问题。此外,我们恢复地名时有人喊“成本”,那当初改地名时为何没人说成本呢?这应该是地方政府修正自身错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记者:有人认为,真正的徽州应该包含婺源、绩溪等代表了徽山徽水的地方。您怎么看?

  李辉:行政区划是一个长年形成的东西,婺源早在民国时就划到了江西,这种涉及跨省的地方归属,要恢复是很难的;但是绩溪在安徽省内,要恢复很容易。当然,当务之急是恢复徽州这个地名。

  记者:您多年持续关注地方改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李辉:恢复徽州是文化人的一种情怀,它不是虚的东西,而是和一个地方具体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例如中国各地过去的乡贤文化,它是中国历代农村文化的支撑。乡贤靠的是道德权威,靠他们的文化教育、对民生的关注,正是依靠这种情怀,我们过去的文化能够稳定,遗址能够得到保护。

  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叫《质疑如何熬成了一锅粥》,其实就是希望我们不要把对改名的诸多质疑混为一谈。由于中国文化断层太多,我们需要认真关注地名更改可能引发的问题。

  1. [内容来源:国学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