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皆大欢喜》。
刘居时,祖籍肇庆,一九七零年生人,宝安大道文化公社骨干成员、上海香梅画院、海天书画院画家。少年师从岭南黎雄才等;后博采众长,重传统,工人物,创作的儒道释题材作品形神皆妙。近年,往返粤沪之间,分别在宁波天一阁举办人物画作品展、在上海举办包拯题材大型人物作品展等。2015年,受肇庆、开封、合肥三市委托,创作包拯题材大型人物组画,其写意骨笔、随类赋彩的技法和不拘陈法的表现样式使包拯这一众人熟悉的人物焕发新颜,更具神韵。
作品《读书品茗》。
烙铁烙得梦发痛
刘居时的艺术细胞是有家传的。他的父亲是学美术的,工花鸟,职业却是医生。不事丹青事丹砂,是超脱还是解脱?不得而知,反正从小父亲就不让刘居时碰画。很多次,他扔掉儿子的画板画笔。但刘居时也挺犟,不让画,还偏画,跟父亲打起 “围剿”和“反围剿”的仗。
家的不远处是国恩寺。该寺是六祖惠能的故居,又是他弘法的道场,寺中壁画精妙,皆佳品。刘居时常去寺中摹画,有时候,亦发痴想:“我要把六祖的故事画出来!”见儿子这样痴,父亲认输了,那些年,便带着儿子四访名师。
岭南画派始于晚清,与粤剧、广东音乐被誉为“岭南三秀”,主张创新和写实,引入西洋画派,在技法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撞水撞粉”以求其真。当代大师有赵少昂、杨善深、黎雄才、关山月四位。幸运的是,刘居时居然得到黎雄才亲授。大师很大,架子却很小,他热情接待西江河畔负笈而来的学子,诲人不倦。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刘居时很有点少年得志的味道:1987年,尚在上高中的他首次举办个展;1993年,大学毕业那年,又一次举办个展。
命运似乎如一枚篆字朱红印章,珠圆玉润。然而不然,这点成功只是齐白石勾勒的一茎枯荷,大片的生活的白,尽是诡谲。开高考美术培训班失败后,他打紧一捆画笔来到沙井,结果是:他到线路板厂的流水线上做了一名烙铁工。
焊烙铁跟画画之间的距离是林黛玉跟焦大之间的距离,跟作家打铁、诗人喂猪异曲同工。命运却硬是把林黛玉嫁给了焦大。
嗞嗞嗞的烙铁烙得刘居时的梦发痛。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