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之韵

由朔州国学热想到的
时间:2016-03-22 15:14:10  来源:  作者:  

  说起朔州市国学会的会长邱继文,在大家眼里他可是个“大人物”。长达十年的对推广国学教育的坚持,让国学在朔州热了起来。他的国学推广模式被复制了30多个社区经典导读班,培养出500余名国学志愿服务者,有20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每天一小时读经活动,有1000余人能够背诵全本《论语》。

  近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公布的全国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中,我省有两个志愿服务项目入选,由邱继文任创建人的“中华文化传承十百千万朔州示范工程”即是其中之一。(本报昨日5版报道)

  近年来,从民间到校园,国学热再度兴起,许许多多像邱继文一样热心于国学推广的人也涌现出来。与上世纪初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掀起的以“整理国故”“保存国粹”为目的的国学热不同,今天的“热”,是以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为背景。当年学者的一句“国有学,则虽亡而复兴,国无学,则一亡而永亡”,虽已时过境迁,但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积极的鞭策意义。

  推广国学并不容易,尤其是当传统文化的血脉几度中断之后,再重新捡拾起来欲发扬之、光大之,一定是路漫漫其修远,需要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耐心和毅力。也因此,邱继文能把这条板凳坐热,难能可贵,让人敬佩。章太炎先生曾说,“大凡讲学问施教育的,不可像卖古玩一样,一时许多客人来看,就贵到非常地贵;一时没有客人来看,就贱到半文不值。自国的人,该讲自国的学问,施自国的教育。像水火柴米一个样儿,贵也是要用,贱也是要用,只问要用,不问外人贵贱的品评”。对致力于弘扬国学教育的人,这些话的为指南。不因外境冷热而炎凉,国学推广才不致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推广国学需要专门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应有它的方法和门径。且不说国学体系庞杂,典籍浩如烟海,普通人欲做大通家几乎不可能办到,单是作为其核心部分的儒家经典,用毕生精力去研读、消化、践行,恐都难克竟全功。因之,“人人可当先生”固然是良好的愿景,但要落到实处也殊为不易。真正想以之育人化人,可取的路径,不如摒弃通才想,而仍取以10年为限,专攻一二部经,将经义及其经解集注等烂熟于心来得稳当。

  对于教者如是,那对于学者,学国学该学什么?或者说该主要学什么,最迫切学什么?国学精深博广,举凡文学、史学、哲学、医学、礼俗、考据乃至术数等,学术门类众多,都是当学可学的。不过若说到最急切者,恐怕还当数国学中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因为只有这个,才能让人明人伦,知礼仪,学孝悌,讲忠信……“学为好人”。

  从书本上学到有关伦理道德的知识,还只是学习国学的初步,它的进阶,在于知行合一,在生活日用中转化落实,倘不去行就算不得真知。学习国学的效用,至此才算是完全发挥出来。程子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近代东北二圣人之一的王凤仪先生也说,“人们都说人念书,我偏说书念人”,“什么叫书念人呢?就是要把道理和行为结合起来,付诸实践”。只有当来自于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于心、外施于行,才能够起到以德修身、端正价值、改移世风的作用,传统文化中丰沛的道德营养,才能够真正滋润我们的现代生活。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ta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