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之韵

传播中国声音 打造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品牌
时间:2017-03-10 08:59:28  来源:腾讯网  作者:  

   编者按:“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工程是中国孔子基金会与青岛出版集团共同策划实施的大型传统文化典籍海外推广项目,旨在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双方计划于2017年内,完成汉语与蒙古语、阿拉伯语、捷克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5种语言对照版本《论语》的翻译工作,并由青岛出版集团出版,通过中国孔子基金会、全球孔子学院,将这些图书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那些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手中,让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3月9日上午,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青岛出版集团合作发起的 “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工程在青岛正式启动,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全文如下: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在“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工程启动仪式上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大家好!

  初春的青岛,洋溢着大海的温情与生机。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共同启动“一带一路”《论语》译介工程,这既是传承发展儒家文化、齐鲁文化事业中的一件喜事,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一件大事。我代表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尤其是向远道而来的其米德策耶院长,表示由衷的谢意和真诚的祝福!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孔子基金会是一家有着三十多年建会历史的知名文化社团组织,在“三孔”修复、经典阐发、学术研究等方面曾做出了大量工作。2014年,我们以建会三十周年为契机,提出了“引领儒学复兴,深耕精神家园”的工作总方针,并基本搭建起包括学术研究、普及传播、交流合作、经典数字化、基金平台建构在内的五大工作体系,形成了《孔子研究》、“孔子学堂”、“孔子文化世界行”、“中华学子朝圣行”、“中国孔子网融媒体平台”、“全球祭孔联盟”、“孔子奖”、“《论语》译介工程”等一系列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品牌。

  “《论语》译介工程”是孔子基金会特别关注、支持的一个品牌项目。由基金会老领导、着名学者刘示范教授发起并担任首席顾问。2014年9月,在建会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在曲阜举办了隆重的“《论语》译介工程”成果发布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先生以及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当时的发布会。自2004年开始,该工程历时十年,先后出版了中英、中日、中俄、中韩、中法、中德6种《论语》版本。书籍一出版,便受到海内外中国文化爱好者、研习者的欢迎和好评。《论语》系列译本,为广大海外读者学习儒家经典、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所提出的国家战略,它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使命是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个文件为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新的方向,为我们送来了文化之春的福音。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加强中国出版物国际推广与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

  在今天,我们与青岛出版集团合作,开启“一带一路”《论语》译介工程,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恰如其顺,正逢其时。

  青岛出版集团是一家国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近几年来,青岛出版集团积极探索“走出去”模式,在“讲好中国故事”上不断探索,发展势头强劲,多次被授予“全国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称号。同时,青岛出版集团也是孔子基金会的副理事长单位,两家联合成立了孔子书房出版中心,共同推出过许多优秀的国学读本。今天,在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广电出版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推动下,我们将再次携手,共同谱写“一带一路”《论语》译介工程的新篇章。

  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文化的春天里,“一带一路”《论语》译介工程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结出丰硕的果实。让我们不负春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谢谢大家!

  1. [内容来源:腾讯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