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宗教文化

隆莲法师诗中的五台山
时间:2019-09-15 09:56:50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  

   编者按:2019年是当代第一比丘尼、中国佛教尼众教育开拓者、四川尼众佛学院创办者隆莲老法师诞辰110周年,为缅怀隆莲法师爱道高风,发扬其爱国爱教、慈悲济世的佛教精神,凤凰网佛教推出特别策划《一朵红莲满池香——隆莲法师诞辰110周年纪念》。隆莲法师自称“文殊爱子”,她圆寂后,由赵朴初居士亲自签批,于佛教圣地五台山建造一座灵骨舍利塔。隆莲老法师的许多书写五台山的诗词至今为人传诵,凤凰网佛教特别编发隆莲老法师与五台山有关的诗词如下:

  1957年,隆莲法师第一次上五台山。初次上山,她写下了《丁酉初上五台》:

  无风无雨半晴阴,三晋云山一日行。

  我是文殊心爱子,六千里路远相迎。

  1959年,隆莲法师在回北京上交了完成的书稿并补充了新的资料后,又第二次来到五台山。两次朝台,隆莲法师写下许多诗词。如《雪中辞五台》:

  彤云远送下层冈,回首银涛百里长。自是文殊怜爱子,琼瑶十万赠行装。(注:时请得《大般若经》下山)

  还有《五台杂诗》八首:

  摩腾法派至今名,灵境遥传启汉明。珠网露盘凝碧落,翠岩丹陛接朱甍。(注:显通寺大宝塔传迦叶摩腾于此以天眼见佛舍利,今五台僧伽犹有摩腾派。寺后倚翠岩峰,即中台,沿山名刹蝉联,俨若画图。)

  僧只罢讲四分开,律学神州溯北台。半月布萨规矩在,宝坛香拥世尊来。(注:北台法聪罢讲僧只,首开四分,今北山寺尚存布萨安居等羯磨,不废律学。)

  殷雷声震梵仙山,栈道新开路百盘。征服自然科学吉,仙人拱手让输般。(注:梵仙山传是五百仙人成道处,今于山半炸去岩石,新开公路。)

  芋魁烂煮融如乳,荞麦精磨滑似油。并作台山三件宝,夏凉冬暖敝羊裘。(注:五台山有谚云:五台三件宝,洋芋荞麦老皮袄。)

  天花开遍五台巅,清供伊蒲第一鲜。珍重阇黎劳采撷,盈筐百里踏云还。(注:五台山磨菇,古名天花,蔬食珍品,旧时官吏诛求扰及方外。释镇澄有古风,劳其远道采馈,诗以记之。)

  如来妙相费寻思,意匠经营下笔迟。丹青不知老将至,浑忘分卫日中时。(注:集福寺有蒙古喇嘛,嗜塑制,终日孜孜,每忘午餐。)

  花满川原敷锦毯,人行阡陌让牲群。法螺声下台怀镇,白帕红妆看跳神。(注:六月大会,为五台牲畜交易之期,农村妇女来者多着盛装。跳神喇嘛自菩萨顶下至罗睺寺作法,为会期中一重要内容。)

  梵音螺贝间笙簧,法曲犹存古乐章。博雅长官传律吕,人间从此识霓裳。(注:显通寺流传古乐一部,一九五二年山西民政厅冯副厅长来山发现,使音乐家制谱传世。)

  后来还写有《浪淘沙·辛丑忆五台》:

  夜夜五台山,有梦飞还。远峰浅碧远天蓝。总是文殊游履地,七宝琅玕。

  一自落尘寰,咫尺仙凡。迢遥何只路三千。纵许文殊能接引,知在何年。

  还有《百字令·辛丑岁暮,近慈寺见梅花,忆五台胜境》:

  十年树木,经行处,开得梅花如许!一片冷香飞不到,梦绕清凉国里。踏碎琼瑶,倾翻珠玉,寒透行人髓。岩阿曾指,汝曹从此归矣。

  可怜迎到三千,送走八百,多少慈悲地。处处相逢曾不识,一一从头难记。童子雏音,老人鹤发,历耳机锋语。苍茫此意,当归胡不归耳?

  在《隆莲诗词选》中还有一首《誓词》:

  文殊迎我返灵山,狮吼林中一笑欢。愿作衔花长命鸟,年年飞去又飞还。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隆莲法师还来过两次五台山,一次是来送法尊法师的灵骨,并在广宗寺以青砖建造了法尊法师灵骨塔。后来又因以大理石重修法尊法师灵骨塔再次来到五台山。她曾对根通长老说:“法尊法师翻经功德可比肩唐代玄奘大师。”2001年为纪念法尊法师圆寂20周年,五台山广宗寺举办纪念会,隆莲长老得知此次活动以及将启建法尊法师纪念馆的设想后,竟老泪纵横,说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是正缘,很好,希望吉祥圆满……法师与五台山的因缘很深,曾写有多首五台山的诗词,如《忆江南·重礼五台》:

  清凉地,我是再来人。驱尽天魔花更好,销完积雪草还清。剥复见天心。

  清凉地,步步见文殊。山色溪声传妙谛,祥光瑞蔼露真如。倦羽得归乎?

  清凉地,双塔树云间。金阁曼荼开秘藏,玉华贝叶耀遗编。后起待群贤。

  (注:一九七九年能海法师塔建于善财洞侧;一九八一年法尊法师塔建于广宗寺。)

  资料来源:温金玉《八敬遗规二部开 先人悲愿育英才》

  1. [内容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