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古玩研究

君子于玉比德:浅谈玉佩文化
时间:2019-07-09 14:32:53  来源:  作者:  

 玉,在中国是美石的同义语。古人视玉为宝,今人又把珍贵的玉石称为宝玉。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由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繁钦诗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写作"佩"。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

佩玉已逐渐成为首饰时尚,许多人都非常喜爱。在玉佩中,往往运用了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等中国传统图案造型,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幅图案"的美术表现形式,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充分体现了玉石文化的精髓。

明清是另一个玉文化繁荣的时代,这时民间盛行佩带各种玉佩饰。有钱的人上到帽檐前饰,中至玉腰牌,玉挂件,下至玉鞋扣,几乎全身上下都是玉。一般平民百姓也常会带个玉手镯、玉耳环,玉扳指等。所用玉料大多为青玉、白玉、青白玉等。其中特别以产于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最为名贵,黄玉也同样价值不菲。翡翠也是在清早期流入中国的。但由于翡翠石料一般较为细小,所以多用来做介面,耳环等小件器。

我们现今看到的大部分玉佩饰都是明清两代的产物,图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体有吉祥如意、长寿多福类、家和兴旺类、安宁平和类、事业腾达类和辟邪消灾类等,其中以吉祥如意类图案为多。

在玉佩图案中主要以寿星、寿桃、代表长寿的龟、松、鹤等来表示,表达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望与祝愿,佩带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另外,福禄寿也可以用蝙蝠、梅花鹿和松鼠等兽类动物来表示。

希望夫妻和睦、家庭兴旺。玉佩图案主要用鸳鸯、并蒂连、白头鸟、鱼、荷叶等表示。

人们对安定、平和生活的向往,代表的玉佩图案主要有宝瓶、如意等,也对一些常年在外工作或工作、生活漂泊不定的人佩戴,以寄托家人对他的平安祝愿。

象征人们对这个人成就和仕途前程的向往与祝愿,代表的玉佩图案有荔枝、桂圆、核桃、鲤鱼、竹节等,佩带者比较注重个人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表示人们希望在某种神灵保护下,生活顺利、事业顺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代表性的玉佩图案用观音、佛或者钟馗、关公、张飞等。

总之,是人赋予了玉佩饰种种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玉佩饰之美,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工艺美和材质之美,它是一种人文美学和自然美学完美融合的体现。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tingt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