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古玩研究

再论青铜器鉴定
时间:2016-01-28 17:13:32  来源:  作者:  

  图/文作者:华夏收藏网铜版 xiaoyao007

  以前不知天高地厚,胆大,写了篇关于青铜器鉴定思路的帖子。

  今天想想好像还没有说透,说到位。古玩鉴定,其实就是器物上找历史痕迹,当然必须是真的历史痕迹。

  那什么是历史痕迹呢?分为两种:一是制作器物时产生的,与生俱来的,也就是器物诞生时随身附带的。比如器型、纹饰、制作工艺,都具有时代特征。二是器物从诞生到保存到现在,由于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些变化特征。比如使用痕迹、与周围环境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变化产生的痕迹。具体到青铜器就是皮壳、锈蚀。

  造假者的目标就是努力做到两种历史痕迹都具有,并且还有和真的历史痕迹形式状态一模一样。第一种历史痕迹,在当今科技不断发展的状态下,可以做到一模一样。特别是器形和纹饰随着3D技术的发展,这种特征和古物一样,可以说是完美再现。至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目前造假的很少有用范铸法来弄的,但是有一日制假者用范铸法来做出器物,我们就能认为是真的吗?现在已经有人用了范铸法来复制文物了。那我们用什么办法来鉴定真伪最靠得住呢?

  个人认为应该还是随着时间而产生的历史特征是最靠得住,也就是第二种历史特征。目前无人能压缩时间或者延长时间,使自己快速变老和年轻。化妆技术再了得,近前仔细观察,一般人还是能发现。当然现在可以做手术了,那专业的医生上手也可以发现破绽。(前一段时间baby不也不被检验了嘛?)但要想当古玩的鉴定行家,和专业的医生一样,不但要学习正确的理论知识,还要大量的实践。

  还是以前说的那样,做任何事情,要有正确的思路,否则,越努力,越麻烦。有些行家看了些泥范铸造的理论知识,就认为所有的青铜器必须符合现代人理解的铸造逻辑。个人认为首先现代人没有完全了解古人的范铸法,更不可能完全掌握古人的范铸知识。所以大家不能像某个小品里面的那样,老板招聘员工,来个憨子,说不认识的字就不是字。鉴定过程中,我们不能当憨子,没有见过的器物或者是铸造特征,就说东西不对。

  目前,时间在器物上留下的痕迹还是很难被造假者克服的,所以大家要学会观察时间留下的特征。并不是说,第一种历史特征就没用。像查病一样,大夫都有个主要指标。而第二种特征在鉴定真伪方面是主要的指标,其他是参考。在利用第二种历史特征鉴定了真伪以后,第一种历史特征用来断代还是很重要的。就像医生给病人查病,是要综合各个方面。不能说发烧,就一定是感冒。

  举个例子,用战汉的素鼎,后刻个铭文,怎么鉴定?从器型、铸造工艺肯定无法鉴别,有人说了,字流畅也可以用来鉴定呀。那如果找个刻铜高手呢?一般还是从字口的底子看,因为新刻,露出来的铜和那些露在外面与空气接触了上千年的区别是很大的。当然有人说了,用假锈或者移植锈来掩盖,怎么办?这时候,你如果是了解各种锈蚀的特征,不就一目了然了?所以说会看锈,是最简单的鉴定方法。但是看锈也是最难的,不是很容易把握。

  希望各位藏友成为看锈高手,成为鉴定高手!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guohui]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