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对话名师

《西洋镜:一个美国女记者眼中的民国名流》:昨日帝国的皇帝
时间:2017-02-13 11:49:20  来源:腾讯网  作者:  

   

 

  本文摘自 《西洋镜:一个美国女记者眼中的民国名流》作者:格蕾丝·汤普森·西登 台海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诗经•周颂》

  为了给宣统皇帝举办这么一个盛大婚礼,满族皇室已经倾其所有。关于小皇帝,我知道的并不多。我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去搜集他的资料,这一章的叙述并不是很完善。

  一路上,我一直在思索小皇帝谜一样的人生。到宾馆后,罗姓服务生的服务非常体贴,马上给我端来了热茶,他微笑着说:“小姐喝点茶吧,今晚你没休息,一定又冷又累,趁热喝完会舒服 一点。”

  我收到了皇室颁发的金色徽章,能够前去向皇帝皇后当面贺喜。因此我很兴奋,记录下了我知道的关于皇帝的一切,也算是为了和他见面,提前做好功课。

  小皇帝的遭遇激起了我的热血。之前,我见过奥匈帝国的皇帝卡尔一世,和中国的皇帝一样,他也被抛弃了。在他去世前的三个星期,我在马德拉岛上见到了他。他很有教养,举止文雅,虽然他在位的时候国家动荡,但是他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疯狂地要让他下台。他的困惑与失望全写在脸上。

  与卡尔一世不同,中国的这位小皇帝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的权力,甚至他对于国家结构的理 解都是错误的。溥仪,醇亲王载沣的儿子,在3岁不到的时候,就被慈禧太后选定为皇位的继承人,但他一直被“瞒在梦中”。慈禧太后不仅任命他的父亲为“监国摄政王”,同时也让他将同治和光绪这两位傀儡皇帝认作父亲。慈禧太后政治手腕高超,虽然她曾经幽禁和杀害了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外甥光绪皇帝,但是她这次选择皇位继承人的行为,却令那些认为她之前的做法违背皇宫礼节和继承规则、丧葬仪式的派别深感满意。她的懿旨如下:

  同治无子,光绪入继。光绪继承大统,亦无子。兹下此懿旨,“监国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入继同治,兼祧光绪。

  这样的安排让小皇帝整日为祭祀忙碌。他不仅仅是光绪的侄子,而光绪与同治又是堂兄弟,不管对谁,都需要九叩头。为了让两位先帝不至于在阎王殿里孤单,无人祭拜,宣统这个“养子”就必须为他们立牌位,庆祝生日,祭扫陵墓。

  《时报》的一篇报道有助于我们理解如此安排的用意。根据这篇报道,慈禧太后的牌位从清东陵迁到紫禁城里的太庙,和9位清朝先祖及35位皇后嫔妃放在一起。所有的祭拜“礼节由小皇帝的摄政王代行。依辈分次序,太庙中的每个牌位都要叩头9次,合起来大约400次”。

  宣统皇帝是慈禧太后册立的第三位名义上的执政者。在她死后,她的拿破仑式的手段依然发 挥着作用,像一团乌云笼罩着宣统皇帝。

  宣统皇帝的政治生涯发生过两件大事。第一件是他的退位。光绪皇帝的遗孀隆裕太后如同她的姑母一样,延续着叶赫那拉家族的强势,从醇亲王那里抢过权力,并以他的名义决定了宣统的退位。1912年2月10日,清帝下诏退位,进入中华民国。第二件是袁世凯的复辟,到张勋政变,再到宣统退位的闹剧。1917年7月1日凌晨3点,睡梦中的宣统小皇帝被人从床上拽起,重新成为皇帝。但是他的支持者不够强大,一周后,他再次退位,为此向人民道歉,并表示整个复辟事件都不在他的掌控之内。

  有两件事对宣统皇帝人格的塑造影响极大。其一是她母亲的自杀,让他看清了礼教的残忍后果。另一件是他有了一位英语老师庄士敦,为他了解外部世界打开了大门。

  要想深入地了解中国式家族的生活,就必须对家族中“老一辈”的权威和影响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在中国,基于对祖先的崇拜,最终形成了以年龄大小为基础的家族统治基础。具体的细节,我将在后面的《太太之灯》一章中进行详细介绍。在这里提一下,是为了让大家理解,在宣统皇帝 成年之前,先皇的遗孀在宫中拥有绝对的权力。

  瑾太妃在隆裕太后去世之后,掌握了独裁大权,为了维护她的地位,她和上两代皇帝的妃子 们结成了联盟。皇后正位之后,她不得不把权力还回去,不过在皇后没有生儿子并被立为储君之前,还保有一定权力。皇后一旦成为未来皇帝的母亲,那么她也就拥有了后宫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到了这个时候,皇帝皇后夫妻二人才真正拥有了全权管理国家和后宫事务的权力。要实现完全自 主,同西方相比,东方的夫妇要实现这个过程是艰难而又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摄政王、叔伯、姑婶、太妃等的存在随时会让事情变得复杂。皇帝对瑾太妃一直言听计从,但据说,有两次他还是违背了她的旨意。第一次发生在他的生母去世之时。大概是在为小皇帝选未来新娘这个问题上,她与瑾太妃发生了分歧并受到斥责,一气之下于当晚服食过量的鸦片自杀了。小皇帝溥仪知道之后,乘坐汽车,不顾一切地冲出紫禁城,来到正在举行悼念仪式的寺院,祭奠他的母亲和祖先。这也是他1908年3岁进宫后第一次离开那里。

  第二次是发生在两年之前。这次是因为宣统皇帝剪掉了自己的辫子。三位“皇太妃”和他的 中文老师们表示强烈反对。皇帝的中文老师可能已经忘记了留辫子的历史,他们保留自己的辫子,以示无声的抗议。17世纪初,作为臣服的标志,刚刚建立清朝的满族人把辫子强加给了汉族人,很快,辫子成为满汉两族人荣誉的象征。300多年过去了,如今风气大变。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下令废除发辫,面对一些人的抵制,官员们只能通过强制的方式推行。宣统皇帝,作为这一古老传统的继承者,用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那些反对者,主动剪去了自己的辫子,这一行为,也体现了他所具有的一些现代精神。

  我们可以感受到皇帝英文老师的教育对他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小皇帝通过他认识了外面的 世界。小皇帝11岁那年,庄士敦先生成为他的英文老师,这也在后宫引发了一场风波。大部分贵族表示反对,忧虑外来事物的影响。不过,上任皇帝改革积累的成果发挥了作用,论战最终以更开放一方的获胜而告终。小皇帝不仅很快掌握了英语,而且沉迷于各类外国文学,以及时下最流行的报纸、杂志。对每一件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驱使他去阅读更多的英文原着,在这方面他比光绪帝更有优势。光绪皇帝也非常爱读书,管理政务之余,他每天都要阅读一本书,时常凌晨2点起来看书。藏书阁的官员们为此忙得不可开交,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把最新的书籍翻译出来,满足皇帝的阅读需求。

  宣统皇帝对很多新发明非常感兴趣,搜罗了很多堆放在房间里。他喜欢体育运动,想学网球,学划船,但这些都没法实现,所以骑马成了他唯一可以去做的户外运动。不过所谓骑马,也就只是由一位侍从拉着马在宫里遛圈,跟囚徒一样。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位叔叔坐着一辆新车进宫拜见,这种无聊状况才有所改观。宣统皇帝非常喜爱车,但是他不明说。他坐在车的前座上,让司机演示如何操作。他的计谋成功了,他知道只要他对某一事物表露出一点丁儿的兴趣,东西就非他莫属了。车主虔诚地希望皇帝接受这辆全新的八缸豪华轿车。可惜这辆车再也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用了,皇帝只能在这小小的紫禁城内开开这辆车,车子再精美,也毫无乐趣可言了。

  皇帝的好奇心和不懈努力使得一件件外来的新发明不断进入紫禁城,甚至,美国 50 年前的一些革命性发明也进到了皇宫。为了庆祝皇帝的生日,民国总统黎元洪询问皇帝想要什么。得到的答 复是:皇帝只想要一台手提式打字机。很快收到礼物的中国皇帝,用了打电话这么一种现代的方式向总统表示感谢。如今的紫禁城里,皇帝成为了回忆,总统才代表着未来的希望。总统占据了皇帝的先祖传承了数百年的宫殿,皇帝却要打电话向总统致谢,这一行为明显违背了传统的礼节。有时,皇帝还会模仿太监的声音打电话给他的老师。皇帝的这些行为不仅是对礼节的反抗,更表明他对现代发明充满了好奇,这样做让他跟外界建立起了更多更直接的联系。

  1. [内容来源:腾讯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