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对话名师

北大口腔医院刘云松:积跬步 至千里
时间:2017-07-21 16:52:57  来源:科学网  作者:张兆慧   

   

 

  刘云松

  ■张兆慧

  热情、直接,说话简练干脆,这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副主任刘云松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采访中,刘云松提到最多的,是“沟通”二字。

  仁心仁术 医患同心

  刘云松说,老年人和特殊群体是口腔医治的“困难户”。十年前,刘云松曾遇到过一位特殊的患者:那是一位孤寡耄耋老人,口腔条件差,镶牙本就困难,还面临着一系列经济困难。

  由于老人没有家属陪同且听力情况不好,交流起来十分困难。但刘云松总是以“高八度”的声音与老人交流镶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细节。考虑到老人的经济状况,刘云松主动找科主任申请,帮老人减免了大半费用。

  得益于刘云松的“细致”,治疗过程十分顺利。复查时,老人说:“刘大夫,你帮我镶的这副牙很好,但是我要跟你说再见了,这可能是我们见的最后一面了。”老人由衷的信任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但刘云松也深刻地体会到了生老病死的无奈。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作为两项国家级课题、四项省部级课题的负责人,刘云松对科研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做科研要有严谨治学、吃苦耐劳的态度。他总是在临床中发现问题,通过无数试验证明科研的可行性,通过写标书申请国家基金,进而查文献、做实验、参加会议交流,就这样一步步进行下去。

  刘云松更倾向于把科研成果进行临床转化。他骄傲地说:“许多临床新技术、新疗法、新药,都是我们通过科研得来的!”多年来,刘云松一直致力于数字化技术和骨组织工程技术在口腔领域的转化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就。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其中7篇发表在相关学科排名领先的国际杂志上。相关研究成果还曾5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特邀发言或大会发言,并以执行主席身份参与国际会议的举办;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获得十余个研究奖项。

  刘云松愿意与国内外同仁进行深入交流,更愿意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一起分享,从而造福更多的患者。他说,科研就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静水流深 不断前行

  每当学生谈起他们的“刘老师”,都会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他们说,刘老师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但是一贯地低调,不张扬,默默做事,他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受患者喜爱的好医生。如今,刘云松担任多项社会职务,从多个层面为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还积极投身医学教育事业和卫生公益事业,为口腔医学的繁荣倾尽全力。

  提及未来的职业憧憬和规划,刘云松说:“我特别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话,小草的足步虽小,但它却拥有脚下的土地。如同我现在的状态,每天忙碌在临床、教学、科研中,虽然步伐不大但是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只要每天积累,日有所长,就是我最喜欢的状态。”

  1. [内容来源:科学网]
  2. [内容作者:张兆慧 ]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