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对话名师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要做有智慧的“人”
时间:2017-09-01 15:40:28  来源:科学网  作者:科学网  

   

 

  开学典礼现场(刘邦华 摄)

  8月28日,中国海洋大学2017级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学典礼先后在崂山校区综合体育馆举行。学校党委书记鞠传进,校长于志刚,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副校长李巍然、闫菊,总会计师王剑敏,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锐,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林,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等出席典礼。

  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于志刚校长在讲话中对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中“取则行远”的内涵做了阐释。他说,“取则行远”就是既要弘扬科学精神,遵循客观规律,又要眼界高远、勇于创新,并能够脚踏实地地朝着既定的远大目标奋进,体现了中国海大人崇尚学术、志存高远、探索不已、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追求。他对2017级研究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取得学术真知之则。研究生不再仅仅是已有知识的学习者,更应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成为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生力军。二是取得精神品质之则。希望同学们成长为社会责任感强,能够团结协作、不怕困难、不怕吃亏的栋梁之才,成为明德扬善的仁厚君子,成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坚韧执着、探索不已的新一代中国海大人。三是行人生事业之远。希望同学们努力成为有独立思想和远见卓识的“有识之士”,成为将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求真知、做实事的栋梁之才。

  

 

  于志刚校长在2017级学生开学典礼上讲话(刘邦华 摄)

  在本科生开学典礼上,于志刚校长以《不做“千手观音”,要做有智慧的“人”》为题作了讲话。他对本科新生的专业学习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必备的,是进一步深造或就业的基础,但是其意义主要在于“用”。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只会更快,更加超出我们的想像。所以必须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一流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培养创新创造的能力,养成健全的人格。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通识课程的学习,不仅注意学习好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而且要博览群书,研读经典,勇于实践,不断反思,逐步成长为视野开阔,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批判、善于创新和建设的优秀人才。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具备理性思维、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这样的人才具有足够的勇气、能力和智慧去应对快速变化的未来,服务国家和人民,创造人类社会美好的未来。

  副校长李巍然、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史宏达分别主持了本科生开学典礼和研究生开学典礼。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经济学院院长赵昕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分别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开学典礼上致辞。他们代表全体教师对2017级学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提出了殷切期望。杨连瑞教授希望同学们怀抱理想,乐于坚守,探求真知,提升为人为学境界,服务和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国家的崛起和复兴。赵昕教授祝愿同学们在这片沃土上,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耕心、启智,厚德、立业,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出色的海大人。

  在校研究生代表刘铭坤、在校本科生代表崔晓宇分别在开学典礼上作了发言,她们向新生们分享了自己在海大学习、生活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并勉励新生们珍惜青春,励志勤学。研究生新生代表李昱薇、本科生新生代表范中祥在发言中表达了成为一名海大人的喜悦,并表示将肩负使命,成才报国。

  研究生开学典礼结束后,史宏达教授以《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为题,为2017级研究生做入学教育专题报告。

  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教务处处长方奇志宣读了《关于颁发2017年优秀新生奖学金的决定》。与会领导颁发了优秀新生奖学金证书。

  开学典礼结束后,师生们共同观看了学校宣传片——《蓝色华章》。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的师生们为新生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迎新生音乐会。

  学校各职能部门、各院(系)有关负责人,导师、班主任、教师代表,2017级全体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1. [内容来源:科学网]
  2. [内容作者:科学网]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