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初心存在于对信仰的追求中
时间:2019-09-19 08:18:5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谢珊珊  

   原标题:初心存在于对信仰的追求中

  作家谢万陆新近推出的长篇小说《大笔头》(花城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与之前出版的《大匠人》《大脚婆》一起,构成他的“瑞金三部曲”。《大笔头》以近50万字的篇幅,记录了三类不同知识分子的成长经历,并通过人物的成长足迹展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以文学的方式对革命老区瑞金进行了历史还原。小说以大开大合的文学手法,以时间为主线,以历史事件为经,以人物命运生活为纬,再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真实的社会历史,将人物的命运置于时空变换的大时代、大舞台之下,从题材、人物、内容方面构建了文本的历史性。小说人物谢万顺走过的道路,也是作者真实的人生道路,也是那个时代千万知识分子的道路。《大笔头》的人物众多,事实繁复,涉及的众多人物和事件都有生活原型。当熟悉的村庄、熟悉的人迎面走来时,带给读者的是全新的时空穿越阅读体验。作者用历史叙述的手法,还原历史、忠于历史,展示一个真实、感性的历史舞台。

  作者的笔下,历史是鲜活的,有温度的。通读整部小说,没有炫目的文学技巧,没有过多的心理描写,也没有意识流的想象,作者通过文学的对话、场面的描写和不乏细碎的细节来构建整部小说,犹如生活实录,试图用细细碎碎生活场景的还原,来呈现历史的本真。这是一种介乎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之间的叙事方式。它要符合历史叙事的根本规则,即写的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而不是凭空虚构,又要符合文学叙事的情感体验。它包含了足够的虚构与想象的成分,来证明自己是文学而不是历史,同时又对历史史实抱有充分的尊重,以证明自己是历史题材的文学而不是一般的文学。作者以历史学的专业背景和文学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以文学的方式还原历史,让历史鲜活生动起来,历史与文学巧妙融合在一起,历史与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了关联,一下亲近起来了。

  作家是现实世界与想象空间的构建者,也是个人经验的叙述者。小说的核心就是作家经验的表达。作家创作需要艺术想象,更需要坚实的生活基础与丰富敏感的生活体验,这是作家笔下物质材料和情感精神的生长地,是创作的原动力。“瑞金三部曲”是谢万陆对苏区革命史的回顾与思考,是作者毕生经历与经验的回溯与叙说。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作者的故乡瑞金,小说中每一个人物都和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品在题材内容和表达方法艺术风格上整体呈现的是“经验叙述”,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作者以80多岁的高龄,以小说的形式,以一个跨世纪老人回望故乡的姿态,表达他对故乡过往历史、故乡人、故乡事的情感与体验。故乡是作者创作的原点,自我的生活经历与体验是他创作素材来源的根据地。作者半个多世纪跨越大江南北的生活阅历,一直沉淀深藏在内心,创作诉说的欲望一直潜伏在深层的内心。当老人以耄耋之年离开故乡迁居深圳,故乡血与火的历史,对故乡精神的牵挂,晚年对自身生活的总结与回望,触发老人拿起笔。他要诉说瑞金的历史,要为家乡几十万牺牲在红军转战途中的挑夫代言,要为瑞金、长汀一代又一代顽强而浪漫的“大匠人”和“大笔头”代言。

  作为瑞金的第三代传人,今天来读这部小说,回看故乡人、故乡事,感触良多。我深深感动于瑞金人民对共产党朴实的情感,跟着共产党走的坚定信念,共产党必定能决胜全局的信心。战争年代,苏区瑞金的老一辈为中国革命胜利默默付出。男子做挑夫,为红军挑担送物资几经辗转突围,几百万的挑夫牺牲在挑担送红军的路途上。女人在家打草鞋、做斗笠、纺纱织布,提供后勤保障。他们都是中国革命历史上默默的无名英雄,也是革命成功的基石。在我眼里,纯净坚定、一往无前就是瑞金人的初心,重信守诺,为共产党的事业奉献,也是老区人民的初心。所谓初心,就是赤子之心,是不带任何杂念的信念。初心纯洁、热烈、美好,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持。读《大笔头》我发现,抛开一切世俗的附加,我们所坚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为宝贵的,它存在于向真、向善、向美的追求中。

  1.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2. [内容作者:谢珊珊]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