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甲骨文:让我们从记住一个字开始
时间:2019-10-29 09:07: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作为文化力的重要表述方式,任何社会都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对母语的尊敬。

  相比于良渚和二里头遗址,殷墟极为幸运。甲骨文的发现,不仅使得世界上最苛刻的文明质疑都无话可说,也大大增强了每个使用中文的当代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但是,在网络化、碎片化传播环境下,这种自豪尚未与现代汉语的使用水平、与文化力、与安阳联接得更为紧密,进而产生明显的社会价值和公共效益。那我们应该瞄准什么目标?谁来完成这些工作?安阳应从中受益吗?

  文化遗产传播方法,分为不同的阶段。以“殷墟与甲骨文”来说,目前仍处于对真实性的巩固和价值科普过程中。判读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转换节点,就是看是否只会使用“宣传”手法,是否还在“科普”上打转转。

  那就试试从“一片甲骨惊天下”转到“让我们记住一个字吧”。

  全新的传播目标,肯定会着眼在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商业文化产品的应用。此时,社会力量与安阳,都可以细化出各自独特的功能;而对于安阳这个老资格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主动的、持续的、与当代社会和人的生活行为关联起来的甲骨文活化传播,无疑会再次加大其“名”的分量。

  每一个现代汉语文字,都有来历;每一个甲骨文,都形意兼备,可以讲出故事。在未来十年,新识别出的甲骨文文字肯定越来越多。那我们大胆设定一个可行而浪漫的公共文化目标怎样——从文字博物馆、从殷墟离开的人们,从此会用一个甲骨文“字”,能讲出“为啥这么写,今天变成了啥样?我为啥想记住这个字?”

  难吗?我亲身体会,只需多停留10分钟。但10年!那得有多少人可以记住、可以讲?

  那时,安阳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就真的令世界震撼,让人感到不来不行了。

  1. [内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